书目信息 |
| 题名: |
黄河泥沙资源利用关键技术与应用
|
|
| 作者: | 江恩慧 著 | |
| 分册: | ||
| 出版信息: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9.11 |
|
| 页数: | 401页 | |
| 开本: | 27cm | |
| 丛书名: | 水科学前沿丛书 | |
| 单 册: | ||
| 中图分类: | TV152 | |
| 科图分类: | ||
| 主题词: | ||
| 电子资源: | ||
| ISBN: | 978-7-03-062726-1 | |
| 000 | 01538nam 2200253 450 | |
| 001 | CAL 0120192901224 | |
| 010 | @a978-7-03-062726-1@b精装@dCNY198.00 | |
| 100 | @a20200928d2019 em y0chiy50 ea | |
| 101 | 0 | @achi |
| 102 | @aCN@b110000 | |
| 105 | @aa a 000yy | |
| 200 | 1 | @a黄河泥沙资源利用关键技术与应用@Ahuang he ni sha zi yuan li yong guan jian ji shu yu ying yong@f江恩慧 ... [等] 著 |
| 210 | @a北京@c科学出版社@d2019.11 | |
| 215 | @a401页@c图@d27cm | |
| 225 | 2 | @a水科学前沿丛书@Ashui ke xue qian yan cong shu |
| 304 | @a题名页题其余责任者: 宋万增, 曹永涛, 蒋思奇, 刘慧, 郜国明等 | |
| 320 | @a有书目 (第385-391页) | |
| 330 | @a泥沙资源利用是解决黄河泥沙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潜在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巨大。黄河泥沙难以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利用的主要原因除时机不成熟之外, 其利用方向和途径不够明确, 缺少处理与利用成套技术、综合效益评价方法和良性运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开展”黄河泥沙资源利用成套技术与示范”研究意义重大。多年以来,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在黄河泥沙利用方面进行了持续研究, 2015年在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资助下, 联合焦作黄河河务局、大连理工大学和清华大学等单位, 产学研结合, 分别开展了黄河中下游河段泥沙资源分布及利用方向、典型水库泥沙处理与利用联合技术研究及示范、黄河泥沙规模化转型利用成套技术集成与应用、黄河泥沙资源利用综合效益评价、黄河泥沙资源利用运行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取得多项成果。 | |
| 410 | 0 | @12001 @a水科学前沿丛书 |
| 607 | @a黄河@Ahuang he@x河流泥沙@x资源利用@x研究 | |
| 690 | @aTV152@v5 | |
| 701 | 0 | @a江恩慧@Ajiang en hui@4著 |
| 801 | 0 | @aCN@c20200928 |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TV152@eJ350-2 | |
| 黄河泥沙资源利用关键技术与应用/江恩慧 ... [等] 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11 |
| 401页:图;27cm.-(水科学前沿丛书) |
| ISBN 978-7-03-062726-1(精装):CNY198.00 |
| 泥沙资源利用是解决黄河泥沙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潜在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巨大。黄河泥沙难以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利用的主要原因除时机不成熟之外, 其利用方向和途径不够明确, 缺少处理与利用成套技术、综合效益评价方法和良性运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开展”黄河泥沙资源利用成套技术与示范”研究意义重大。多年以来,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在黄河泥沙利用方面进行了持续研究, 2015年在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资助下, 联合焦作黄河河务局、大连理工大学和清华大学等单位, 产学研结合, 分别开展了黄河中下游河段泥沙资源分布及利用方向、典型水库泥沙处理与利用联合技术研究及示范、黄河泥沙规模化转型利用成套技术集成与应用、黄河泥沙资源利用综合效益评价、黄河泥沙资源利用运行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取得多项成果。 |
| ● |
| 相关链接 |
|
|
|
正题名:黄河泥沙资源利用关键技术与应用
索取号:TV152/J350-2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1464985 | 214649852 | 自科库501/501自科库 47排5列4层/ [索取号:TV152/J350-2]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