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 题名: |
主动式太阳能建筑营造
|
|
| 作者: | 曲翠松 著 | |
| 分册: |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20.01 |
|
| 页数: | 111页 | |
| 开本: | 22cm | |
| 丛书名: | ||
| 单 册: | ||
| 中图分类: | TU18 | |
| 科图分类: | ||
| 主题词: | 太阳能建筑--tai yang neng jian zhu--建筑工程 | |
| 电子资源: | ||
| ISBN: | 978-7-5198-4031-0 | |
| 000 | 01417nam0 2200241 450 | |
| 001 | 2071095822 | |
| 005 | 20201107194505.52 | |
| 010 | @a978-7-5198-4031-0@dCNY65.00 | |
| 100 | @a20200320d2020 em y0chiy50 ea | |
| 101 | 0 | @achi@eeng |
| 102 | @aCN@b110000 | |
| 105 | @aa z 000yy | |
| 200 | 1 | @a主动式太阳能建筑营造@Azhu dong shi tai yang neng jian zhu ying zao@d= Active building construction how the energyPLUS home 4.0 was made@f曲翠松著@zeng |
| 210 | @a北京@c中国电力出版社@d2020.01 | |
| 215 | @a111页@c图 (部分彩图)@d22cm | |
| 314 | @a曲翠松, 2003年获得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建筑学博士学位, 2004年起任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副教授、教学与科研主攻方向为建筑结构体系与建筑材料、建筑节能与建筑设计。 | |
| 330 | @a本书由太阳能理论引入, 通过一个建成案例的纵向剖析 (同济大学和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按照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要求共同设计, 并在中国“太阳之城”山东省德州市建造完成的项目为支撑), 通过建造前的设计方案、建造中的数据分析与建造完成的测试成果等, 详细讲解太阳能建筑营造。从太阳能设计理念到实践应用, 从设计到建造方式、材料使用等, 通过对太阳能建筑的整个设计与施工过程的详细记录, 旨在对目前从事太阳能建筑设计的高校与企业有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作用。 | |
| 510 | 1 | @aActive building construction how the energyPLUS home 4.0 was made@zeng |
| 606 | 0 | @a太阳能建筑@Atai yang neng jian zhu@x建筑工程 |
| 690 | @aTU18@v5 | |
| 701 | 0 | @a曲翠松@Aqu cui song@4著 |
| 801 | 0 | @aCN@b人天书店@c20201002 |
| 905 | @aZUCC@dTU18@eQ783 | |
| 主动式太阳能建筑营造= Active building construction how the energyPLUS home 4.0 was made/曲翠松著.-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20.01 |
| 111页:图 (部分彩图);22cm |
| ISBN 978-7-5198-4031-0:CNY65.00 |
| 本书由太阳能理论引入, 通过一个建成案例的纵向剖析 (同济大学和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按照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要求共同设计, 并在中国“太阳之城”山东省德州市建造完成的项目为支撑), 通过建造前的设计方案、建造中的数据分析与建造完成的测试成果等, 详细讲解太阳能建筑营造。从太阳能设计理念到实践应用, 从设计到建造方式、材料使用等, 通过对太阳能建筑的整个设计与施工过程的详细记录, 旨在对目前从事太阳能建筑设计的高校与企业有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作用。 |
| ● |
| 相关链接 |
|
|
|
正题名:主动式太阳能建筑营造
索取号:TU18/Q783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1486861 | 214868614 | 建筑库101/101建筑库 27排1列5层/ [索取号:TU18/Q783] | 在馆 | |
| 2 | 1486862 | 214868623 | 建筑库101/101建筑库 27排1列5层/ [索取号:TU18/Q783]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