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 题名: |
道德力量的来源
|
|
| 作者: | 郑明哲 著 | |
| 分册: | ||
| 出版信息: | 广州 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3.07 |
|
| 页数: | 171页 | |
| 开本: | 24cm | |
| 丛书名: | ||
| 单 册: | ||
| 中图分类: | B82 | |
| 科图分类: | ||
| 主题词: | 道德--dao de--研究 | |
| 电子资源: | ||
| ISBN: | 978-7-5100-6653-5 | |
| 000 | 01416nam0 2200265 45 | |
| 001 | 0100121377 | |
| 010 | @a978-7-5100-6653-5@dCNY35.00 | |
| 100 | @a20130504d2013 em y0chiy50 ea | |
| 101 | 0 | @achi |
| 102 | @aCN@b440000 | |
| 105 | @ay a 000yy | |
| 106 | @ar | |
| 200 | 1 | @a道德力量的来源@Adao de li liang de lai yuan@e基于生命哲学的阐释@f郑明哲著@Fzheng ming zhe zhu |
| 210 | @a广州@c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d2013.07 | |
| 215 | @a171页@d24cm | |
| 320 | @a有书目(第166-169页) | |
| 330 | @a《道德力量的来源:基于生命哲学的阐释》分五章。在第一章中,我们将发现,尽管道德动机是无可否认的日常道德现象,但排除一切偏私与偏好即“公”的道德动机却是让人困惑的:一方面,它决定了道德动机不能从主体的欲求、欲望出发来寻求;另一方面,欲求对日常实践的影响又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从善良意志人手,经由美学的启示,将它的“悖谬性”通过我们所标识的“无所为而为”而清晰地揭示出来。接下来的第二章中,我们关注道德动机在道德理论中的地位,去探讨对于道德动机或实践性的理解如何形塑了完全不同的道德理论,以及它们如何应对各自面临的挑战。在第三章和第四章中,进一步通过对古典与现代语境下的仁与义的分析,引出了两条路向——自然的和反思的,从而出现了两种不同的道德及相应的动机概念,两者的区分与关联是这两章的重点。 | |
| 517 | @a基于生命哲学的阐释 | |
| 540 | @a道德力量的来源 | |
| 606 | 0 | @a道德@Adao de@x研究 |
| 690 | @aB82@v5 | |
| 701 | 0 | @a郑明哲@Azheng ming zhe@4著 |
| 801 | @aCN | |
| 901 | @a1406 | |
| 905 | @b1016618-20@dB82@eZ444@f3 | |
| 道德力量的来源:基于生命哲学的阐释/郑明哲著.-广州: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07 |
| 171页;24cm |
| ISBN 978-7-5100-6653-5:CNY35.00 |
| 《道德力量的来源:基于生命哲学的阐释》分五章。在第一章中,我们将发现,尽管道德动机是无可否认的日常道德现象,但排除一切偏私与偏好即“公”的道德动机却是让人困惑的:一方面,它决定了道德动机不能从主体的欲求、欲望出发来寻求;另一方面,欲求对日常实践的影响又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从善良意志人手,经由美学的启示,将它的“悖谬性”通过我们所标识的“无所为而为”而清晰地揭示出来。接下来的第二章中,我们关注道德动机在道德理论中的地位,去探讨对于道德动机或实践性的理解如何形塑了完全不同的道德理论,以及它们如何应对各自面临的挑战。在第三章和第四章中,进一步通过对古典与现代语境下的仁与义的分析,引出了两条路向——自然的和反思的,从而出现了两种不同的道德及相应的动机概念,两者的区分与关联是这两章的重点。 |
| ● |
| 相关链接 |
|
|
|
正题名:道德力量的来源
索取号:B82/Z444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1016618 | 210166185 | 社科库509/509社科库 21排1列3层/ [索取号:B82/Z444] | 在馆 | |
| 2 | 1016619 | 210166194 | 社科库509/509社科库 21排1列3层/ [索取号:B82/Z444] | 在馆 | |
| 3 | 1016620 | 210166201 | 社科库509/509社科库 21排1列3层/ [索取号:B82/Z444]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