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 题名: |
生态保护区内世居民族的环境权与发展问题研究
|
|
| 作者: | 余俊 著 | |
| 分册: |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6.07 |
|
| 页数: | 339页 | |
| 开本: | 21cm | |
| 丛书名: | ||
| 单 册: | ||
| 中图分类: | D922.680.4 , X21 | |
| 科图分类: | ||
| 主题词: | 生态区--sheng tai ou--少数民族--居住环境--环境权--研究--中国 , 生态区--sheng tai ou--少数民族--居住环境--环境综合整治--研究--中国 | |
| 电子资源: | ||
| ISBN: | 978-7-5620-6660-6 | |
| 000 | 01386nam0 2200277 450 | |
| 001 | 012017000701 | |
| 010 | @a978-7-5620-6660-6@dCNY39.00 | |
| 100 | @a20160808d2016 em y0chiy50 ea | |
| 101 | 0 | @achi |
| 102 | @aCN@b110000 | |
| 105 | @ay a 000yy | |
| 106 | @ar | |
| 200 | 1 | @a生态保护区内世居民族的环境权与发展问题研究@Asheng tai bao hu ou nei shi ju min zu de huan jing quan yu fa zhan wen ti yan jiu@f余俊著@Fyu jun zhu |
| 210 | @a北京@c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d2016.07 | |
| 215 | @a339页@d21cm | |
| 300 | @a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
| 306 | @a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学术创新团队 (UT15006Y) 资助出版 | |
| 320 | @a有书目 (第327-339页) | |
| 330 | @a本书以构建回应性法治为目标, 阐述了我国主体功能区域划分后生态保护区规划的合法性与相应法律制度的回应性关系, 论证了从法律制度上完善环境正义、平衡生态保护区内世居民族的环境权和土地发展权的必要性, 创新性地将生态保护区内世居民族的经济发展、文化生态和自然生态保护结合起来, 从地方治理、民族区域自治、生态补偿、生态移民等制度设计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协调生态保护区内世居民族的环境权与发展权关系的法律建议。 | |
| 606 | 0 | @a生态区@Asheng tai ou@x少数民族@x居住环境@x环境权@x研究@y中国 |
| 606 | 0 | @a生态区@Asheng tai ou@x少数民族@x居住环境@x环境综合整治@x研究@y中国 |
| 690 | @aD922.680.4@v5 | |
| 690 | @aX21@v5 | |
| 701 | 0 | @a余俊@Ayu jun@4著 |
| 801 | 0 | @aCN@c20170822 |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b21326917@dD922.680.4@eY758@f1 | |
| 生态保护区内世居民族的环境权与发展问题研究/余俊著.-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07 |
| 339页;21cm |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 ISBN 978-7-5620-6660-6:CNY39.00 |
| 本书以构建回应性法治为目标, 阐述了我国主体功能区域划分后生态保护区规划的合法性与相应法律制度的回应性关系, 论证了从法律制度上完善环境正义、平衡生态保护区内世居民族的环境权和土地发展权的必要性, 创新性地将生态保护区内世居民族的经济发展、文化生态和自然生态保护结合起来, 从地方治理、民族区域自治、生态补偿、生态移民等制度设计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协调生态保护区内世居民族的环境权与发展权关系的法律建议。 |
| ● |
| 相关链接 |
|
|
|
正题名:生态保护区内世居民族的环境权与发展问题研
索取号:D922.680.4/Y758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1326917 | 213269176 | 社科库509/509社科库 90排5列3层/ [索取号:D922.680.4/Y758]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