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 题名: |
红学何为
|
|
| 作者: | 应必诚 著 | |
| 分册: | ||
| 出版信息: |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
|
| 页数: | 565页 | |
| 开本: | 23cm | |
| 丛书名: | ||
| 单 册: | ||
| 中图分类: | I207.411 | |
| 科图分类: | ||
| 主题词: | 《红楼梦》研究--hong lou mang yan jiu | |
| 电子资源: | ||
| ISBN: | 7-309-05300-1 | |
| 000 | 01119nam0 2200217 450 | |
| 001 | 0100000753 | |
| 010 | @a7-309-05300-1@dCNY49.00 | |
| 100 | @a20071224d2006 ekmy0chiy0121 ea | |
| 101 | 0 | @achi |
| 102 | @aCN@b310000 | |
| 105 | @aac z 000yy | |
| 106 | @ar | |
| 200 | 1 | @a红学何为@Ahong xue he wei@f应必诚著 |
| 210 | @a上海@c复旦大学出版社@d2006 | |
| 215 | @a565页@c图, 肖像@d23cm | |
| 330 | @a该书是作者长期从事《红楼梦》研究的成果。第一编,在对《红楼梦》思想艺术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就《红楼梦》的思想性质,悲剧精神,创作思想,入物塑造,叙事方法,审美特性,个性风格等方面分别做出研究。第二编《论红学》,是对《红楼梦》研究的研究,反思历史和现当代关于《红楼梦》研究的观念方法,一得失成败,深入讨论“什么是红学”“红学何为”等问题。第三、四编,论述《红楼梦》版本研究对《红楼梦》研究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红楼梦》版本系统及其流传的历史,重点分析庚辰本的版本特点和历史地位,庚辰本和己卯本的关系以及程本的历史意义。 | |
| 606 | 0 | @a《红楼梦》研究@Ahong lou mang yan jiu |
| 690 | @aI207.411@v4 | |
| 701 | 0 | @a应必诚@Aying bi cheng@4著 |
| 801 | 0 | @aCN@c20071211 |
| 905 | @b20668888-90@dI207.411@eY616@fI207.411/Y616 | |
| 红学何为/应必诚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
| 565页:图, 肖像;23cm |
| ISBN 7-309-05300-1:CNY49.00 |
| 该书是作者长期从事《红楼梦》研究的成果。第一编,在对《红楼梦》思想艺术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就《红楼梦》的思想性质,悲剧精神,创作思想,入物塑造,叙事方法,审美特性,个性风格等方面分别做出研究。第二编《论红学》,是对《红楼梦》研究的研究,反思历史和现当代关于《红楼梦》研究的观念方法,一得失成败,深入讨论“什么是红学”“红学何为”等问题。第三、四编,论述《红楼梦》版本研究对《红楼梦》研究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红楼梦》版本系统及其流传的历史,重点分析庚辰本的版本特点和历史地位,庚辰本和己卯本的关系以及程本的历史意义。 |
| ● |
| 相关链接 |
|
|
|
正题名:红学何为
索取号:I207.411/Y616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668888 | 206688887 | 社科二线422/422社科库 49排5列5层/ [索取号:I207.411/Y616] | 在馆 | |
| 2 | 668889 | 206688896 | 文学库108/108文学库 9排8列1层/ [索取号:I207.411/Y616] | 在馆 | |
| 3 | 668890 | 206688903 | 文学库108/108文学库 9排8列1层/ [索取号:I207.411/Y616]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