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裂缝预测与勘探
|
|
作者: | 胡伟光 , 范春华 , 杨鸿飞 编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中国石化出版社 2016.01 |
|
页数: | 114页 | |
开本: | 26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P618.130.2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裂隙储集层--lie xi chu ji ceng--油气藏--预测 , 裂隙储集层--lie xi chu ji ceng--油气勘探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114-3736-5 |
000 | 01471nam0 2200277 450 | |
001 | 012018001490 | |
010 | @a978-7-5114-3736-5@dCNY36.00 | |
100 | @a20160120d2016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a a 000yy | |
106 | @ar | |
200 | 1 | @a裂缝预测与勘探@Alie feng yu ce yu kan tan@d= Fracture prediction and exploration@f胡伟光, 范春华, 杨鸿飞等编著@Fhu wei guang, fan chun hua, yang hong fei deng bian zhu@zeng |
210 | @a北京@c中国石化出版社@d2016.01 | |
215 | @a114页@c图@d26cm | |
320 | @a有书目 (第107-114页) | |
330 | @a本书以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及页岩、致密砂岩储层裂缝预测的勘探实例为基础, 系统阐述了常规储层裂缝预测的原理及详细的技术方法、应用实例。针对四川盆地内飞仙关一长兴组礁滩相碳酸盐岩储层及五峰一龙马溪组页岩、陆相须二段致密砂岩储层的裂缝预测, 基于叠前或叠后地震资料使用相关的裂缝预测技术方法分别进行计算, 得到裂缝预测成果并进行分析、研究。书中总结了这些裂缝预测方法的应用情况及特点, 提出裂缝预测的一些关键要点; 并提出勘探区内储层裂缝预测的相控三步法, 利用该方法可实施勘探井井位布设。 | |
510 | 1 | @aFracture prediction and exploration@zeng |
606 | 0 | @a裂隙储集层@Alie xi chu ji ceng@x油气藏@x预测 |
606 | 0 | @a裂隙储集层@Alie xi chu ji ceng@x油气勘探 |
690 | @aP618.130.2@v5 | |
701 | 0 | @a胡伟光@Ahu wei guang@4编著 |
701 | 0 | @a范春华@Afan chun hua@4编著 |
701 | 0 | @a杨鸿飞@Ayang hong fei@4编著 |
801 | 0 | @aCN@c20180817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b21357318-19@dP618.130.2@eH511@f2 | |
裂缝预测与勘探= Fracture prediction and exploration/胡伟光, 范春华, 杨鸿飞等编著.-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16.01 |
114页:图;26cm |
ISBN 978-7-5114-3736-5:CNY36.00 |
本书以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及页岩、致密砂岩储层裂缝预测的勘探实例为基础, 系统阐述了常规储层裂缝预测的原理及详细的技术方法、应用实例。针对四川盆地内飞仙关一长兴组礁滩相碳酸盐岩储层及五峰一龙马溪组页岩、陆相须二段致密砂岩储层的裂缝预测, 基于叠前或叠后地震资料使用相关的裂缝预测技术方法分别进行计算, 得到裂缝预测成果并进行分析、研究。书中总结了这些裂缝预测方法的应用情况及特点, 提出裂缝预测的一些关键要点; 并提出勘探区内储层裂缝预测的相控三步法, 利用该方法可实施勘探井井位布设。 |
● |
相关链接 |
![]() |
![]() |
![]() |
正题名:裂缝预测与勘探
索取号:P618.130.2/H511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357318 | 213573186 | 自科库401/401自科库 126排1列1层/ [索取号:P618.130.2/H511] | 在馆 | |
2 | 1357319 | 213573195 | 自科库401/401自科库 126排1列1层/ [索取号:P618.130.2/H511]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