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 题名: |
书经之成立
|
|
| 作者: | 赵培 著 | |
| 分册: | ||
| 出版信息: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4.06 |
|
| 页数: | 536页 | |
| 开本: | 23cm | |
| 丛书名: | ||
| 单 册: | ||
| 中图分类: | K221.04 | |
| 科图分类: | ||
| 主题词: | ||
| 电子资源: | ||
| ISBN: | 978-7-301-35180-2 | |
| 000 | 01100nam0 2200241 450 | |
| 001 | 013121865 | |
| 005 | 20251022201802.23 | |
| 010 | @a978-7-301-35180-2@dCNY148.00 | |
| 100 | @a20240910d2024 em y0chiy0120 ea | |
| 101 | 0 | @achi |
| 102 | @aCN@b110000 | |
| 105 | @aahk z 000yy | |
| 106 | @ar | |
| 200 | 1 | @a书经之成立@9shu jing zhi cheng li@f赵培著 |
| 210 | @a北京@c北京大学出版社@d2024.06 | |
| 215 | @a536页@c图,摹真@d23cm | |
| 300 | @a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尚书》经典化研究”成果 | |
| 330 | @a本书路径约略有四:一是基于文本细读和出土材料佐证,展开文本层次分析,提出“共时文本”与“历时文本”的概念,力求揭示《书》类文献的构成与演进过程;二是考察文字形态的历时性变化,总结字迹、字形、用字等项特征在文本衍生及流布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三是通过经解赋义的角度,梳理《书》类文献从王官之学到诸子之学,以至汉代新王官学的经典化历程;四是在此基础上,结合后世流变,把握和分析以《书经》为代表的儒家经典成立的一般过程及其独特性。 | |
| 605 | @a《尚书》@x研究 | |
| 690 | @aK221.04@v5 | |
| 701 | 0 | @a赵培@9zhao pei@4著 |
| 801 | 0 | @aCN@c20250910 |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K221.04@eZ313@ZZ313@f1 | |
| 书经之成立/赵培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4.06 |
| 536页:图,摹真;23cm |
|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尚书》经典化研究”成果 |
| ISBN 978-7-301-35180-2:CNY148.00 |
| 本书路径约略有四:一是基于文本细读和出土材料佐证,展开文本层次分析,提出“共时文本”与“历时文本”的概念,力求揭示《书》类文献的构成与演进过程;二是考察文字形态的历时性变化,总结字迹、字形、用字等项特征在文本衍生及流布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三是通过经解赋义的角度,梳理《书》类文献从王官之学到诸子之学,以至汉代新王官学的经典化历程;四是在此基础上,结合后世流变,把握和分析以《书经》为代表的儒家经典成立的一般过程及其独特性。 |
| ● |
| 相关链接 |
|
|
|
正题名:书经之成立
索取号:K221.04/Z313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1633834 | 216338345 | 社科库309/309社科库 32排6列2层/ [索取号:K221.04/Z313]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