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 题名: |
清朝与中华传统文化
|
|
| 作者: | 司马富 著 ;张安琪 , 荆晨 , 康海源 译 | |
| 分册: |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九州出版社 2022.02 |
|
| 页数: | 423页 | |
| 开本: | 24cm | |
| 丛书名: | 汗青堂 | |
| 单 册: | ||
| 中图分类: | K249.03 | |
| 科图分类: | ||
| 主题词: | 文化史--wen hua shi--研究--中国--清代 | |
| 电子资源: | ||
| ISBN: | 978-7-5225-0629-6 | |
| 000 | 01960nam 2200313 450 | |
| 001 | 28946 | |
| 005 | 20221011140758.92 | |
| 010 | @a978-7-5225-0629-6@b精装@dCNY92.00 | |
| 100 | @a20220519d2022 em y0chiy50 ea | |
| 101 | 1 | @achi@ceng |
| 102 | @aCN@b110000 | |
| 105 | @aa a 000yy | |
| 200 | 1 | @a清朝与中华传统文化@Aqing chao yu zhong hua chuan tong wen hua@d= The Qing dynasty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f(美) 司马富著@g张安琪, 荆晨, 康海源译@zeng |
| 210 | @a北京@c九州出版社@d2022.02 | |
| 215 | @a423页@c图@d24cm | |
| 225 | 2 | @a汗青堂@Ahan qing tang@v100 |
| 314 | @a司马富 (Richard J.Smith), 美国莱斯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政治学学士、历史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清史、中国近代史。张安琪,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美国罗彻斯特大学访问学人, 研究方向为近现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荆晨,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博士研究生, 研究兴趣包括日本近世与近代文学、旅行文学和日本汉学。康海源,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硕士毕业, 现为出版社编辑。译有《重归一统》, 合译有《神武军容耀天威: 明代皇室的尚武风习与展现》。 | |
| 320 | @a有书目 (第417-421页) | |
| 330 | @a本书的研究主题是从1636年“大清”成为国号到1912年溥仪退位为止的近三百年间, 清朝的政治、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发展。作者将清朝置于历史和全球视野中, 展示了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是如何看待世界的 ; 他们的观点是如何在他们的制度、物质文化和习俗中表现出来的。在“清朝文化完全汉化”和“清朝文化充分保留了满洲特征”的两极观点之间, 作者找到中间地带, 利用丰富的多语种的文献资料, 展开充分的讨论, 提供了关于晚期中华帝国文化和社会的基本且完备的介绍。 | |
| 410 | 0 | @12001 @a汗青堂@v100 |
| 500 | 10 | @aQing dynasty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mChinese |
| 606 | 0 | @a文化史@Awen hua shi@x研究@y中国@z清代 |
| 690 | @aK249.03@v5 | |
| 701 | 1 | @a司马富@Asi ma fu@g(Smith, Richard J.)@4著 |
| 702 | 0 | @a张安琪@Azhang an qi@4译 |
| 702 | 0 | @a荆晨@Ajing chen@4译 |
| 702 | 0 | @a康海源@Akang hai yuan@4译 |
| 801 | 0 | @aCN@c20220910 |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K249.03@eS701@f2 | |
| 清朝与中华传统文化= The Qing dynasty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美) 司马富著/张安琪, 荆晨, 康海源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22.02 |
| 423页:图;24cm.-(汗青堂;100) |
| ISBN 978-7-5225-0629-6(精装):CNY92.00 |
| 本书的研究主题是从1636年“大清”成为国号到1912年溥仪退位为止的近三百年间, 清朝的政治、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发展。作者将清朝置于历史和全球视野中, 展示了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是如何看待世界的 ; 他们的观点是如何在他们的制度、物质文化和习俗中表现出来的。在“清朝文化完全汉化”和“清朝文化充分保留了满洲特征”的两极观点之间, 作者找到中间地带, 利用丰富的多语种的文献资料, 展开充分的讨论, 提供了关于晚期中华帝国文化和社会的基本且完备的介绍。 |
| ● |
| 相关链接 |
|
|
|
正题名:清朝与中华传统文化
索取号:K249.03/S701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1582200 | 215822000 | 社科库309/309社科库 34排6列5层/ [索取号:K249.03/S701] | 在馆 | |
| 2 | 1582201 | 215822019 | 社科库309/309社科库 34排6列5层/ [索取号:K249.03/S701]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