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建筑与现代性
|
|
作者: | 海嫩 著 ;卢永毅 , 周鸣浩 译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5.04 |
|
页数: | 402页 | |
开本: | 21cm | |
丛书名: | 现代性研究译丛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TU-0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建筑学--jian zhu xue--研究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100-11044-0 |
000 | 01560nam 2200349 450 | |
001 | 0100197125 | |
010 | @a978-7-100-11044-0@dCNY39.00 | |
100 | @a20150504d2015 em y0chiy50 ea | |
101 | 1 | @achi@cfre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y z 001yy | |
106 | @ar | |
200 | 1 | @a建筑与现代性@Ajian zhu yu xian dai xing@e批判@f希尔德·海嫩著@Fxi er de hai nen zhu@g卢永毅, 周鸣浩译@Glu yong yi , zhou ming hao yi |
210 | @a北京@c商务印书馆@d2015.04 | |
215 | @a402页@d21cm | |
225 | 2 | @a现代性研究译丛@Axian dai xing yan jiu yi cong |
305 | @a根据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译出 | |
312 | @a英文题名取自书内 | |
320 | @a有索引 | |
330 | @a本书作者希尔德·海嫩通过探讨现代性、栖居和建筑学之间的关联性, 试图填补在现代运动的话语与现代性文化理论之间存在的鸿沟。一方面, 她从批判理论的视角展开对建筑学的讨论, 另一方面, 她通过与建筑学的连接, 修正了批判理论的地位。她将建筑作为一种文化场域进行考量, 这一场域建构了日常生活, 也包含了现代性固有的主要矛盾, 并且指出, 建筑学仍有某种能力采取一种批判立场来面对现代性。除了展开关于建筑、现代性和栖居间关系的理论探讨, 此书也是建筑学学生了解批判理论话语的导读。 | |
410 | 0 | @12001 @a现代性研究译丛 |
510 | 1 | @aArchitecture and modernity@ea critique@zeng |
517 | 1 | @a批判@Api pan |
540 | @a建筑与现代性 | |
606 | 0 | @a建筑学@Ajian zhu xue@x研究 |
690 | @aTU-0@v5 | |
701 | 1 | @a海嫩@Ahai nen@g(Heynen, Hilder)@4著 |
702 | 0 | @a卢永毅@Alu yong yi@4译 |
702 | 0 | @a周鸣浩@Azhou ming hao@4译 |
801 | @aCN | |
901 | @a08 | |
905 | @eX118@dTU-0@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b1270367-9@f3 | |
建筑与现代性:批判/希尔德·海嫩著/卢永毅, 周鸣浩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04 |
402页;21cm.-(现代性研究译丛) |
ISBN 978-7-100-11044-0:CNY39.00 |
本书作者希尔德·海嫩通过探讨现代性、栖居和建筑学之间的关联性, 试图填补在现代运动的话语与现代性文化理论之间存在的鸿沟。一方面, 她从批判理论的视角展开对建筑学的讨论, 另一方面, 她通过与建筑学的连接, 修正了批判理论的地位。她将建筑作为一种文化场域进行考量, 这一场域建构了日常生活, 也包含了现代性固有的主要矛盾, 并且指出, 建筑学仍有某种能力采取一种批判立场来面对现代性。除了展开关于建筑、现代性和栖居间关系的理论探讨, 此书也是建筑学学生了解批判理论话语的导读。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建筑与现代性
索取号:TU-0/X118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270367 | 212703676 | 建筑库101/101建筑库 2排4列2层/ [索取号:TU-0/X118] | 在馆 | |
2 | 1270368 | 212703683 | 建筑库101/101建筑库 2排4列2层/ [索取号:TU-0/X118] | 在馆 | |
3 | 1270369 | 212703690 | 建筑库101/101建筑库 2排4列2层/ [索取号:TU-0/X118]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