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陕西三原县柏社村地坑窑居
|
|
作者: | 李岳岩 , 陈静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20.12 |
|
页数: | 10, 237页, [16] 页图版 | |
开本: | 26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TU241.5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窑洞--yao dong--民居--研究--三原县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112-25260-2 |
000 | 01547nam0 2200265 450 | |
001 | CAL 0120213150252 | |
010 | @a978-7-112-25260-2@dCNY78.00 | |
100 | @a20210310d2020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afk a 000yy | |
106 | @ar | |
200 | 1 | @a陕西三原县柏社村地坑窑居@Ashan xi san yuan xian bo she cun di keng yao ju@f李岳岩, 陈静著 |
210 | @a北京@c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d2020.12 | |
215 | @a10, 237页, [16] 页图版@c图@d26cm | |
300 | @a本书基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所属专项: 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 : 基于多元文化的西部地域绿色建筑模式与技术体系 —— 西北荒漠区绿色建筑模式与技术体系支持 | |
314 | @a李岳岩, 现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静, 现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建筑学院教学委员会主任。 | |
320 | @a有书目 (第231-235页) | |
330 | @a本书首先从记录历史文化名村 —— 柏社村入手, 详细测绘记录了柏社村的地坑窑院, 并对其中较为完好的数十个窑院进行了测绘, 详细分析了地坑窑居的空间及建造特点, 并采用量化的方式对地坑窑居的现状居住环境进行记录。作者尤其对地坑窑居的保护、更新和改造剔除了合理的建议, 这对于地坑窑居的环境提升和居住改善, 具有较高的实践借鉴意义。这也正是本课题研究的价值所在。参与本课题研究的作者, 深入实践, 调查仔细, 做了大量的调查记录, 对于本书的写作和结项都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本书对于保存传统民居资料、研究传统民居改造更新有着重要的价值。 | |
606 | 0 | @a窑洞@Ayao dong@x民居@x研究@y三原县 |
690 | @aTU241.5@v5 | |
701 | 0 | @a李岳岩@Ali yue yan@4著 |
701 | 0 | @a陈静@Achen jing@4著 |
801 | 0 | @aCN@c20210906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TU241.5@eL328 | |
陕西三原县柏社村地坑窑居/李岳岩, 陈静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0.12 |
10, 237页, [16] 页图版:图;26cm |
本书基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所属专项: 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 : 基于多元文化的西部地域绿色建筑模式与技术体系 —— 西北荒漠区绿色建筑模式与技术体系支持 |
ISBN 978-7-112-25260-2:CNY78.00 |
本书首先从记录历史文化名村 —— 柏社村入手, 详细测绘记录了柏社村的地坑窑院, 并对其中较为完好的数十个窑院进行了测绘, 详细分析了地坑窑居的空间及建造特点, 并采用量化的方式对地坑窑居的现状居住环境进行记录。作者尤其对地坑窑居的保护、更新和改造剔除了合理的建议, 这对于地坑窑居的环境提升和居住改善, 具有较高的实践借鉴意义。这也正是本课题研究的价值所在。参与本课题研究的作者, 深入实践, 调查仔细, 做了大量的调查记录, 对于本书的写作和结项都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本书对于保存传统民居资料、研究传统民居改造更新有着重要的价值。 |
● |
相关链接 |
![]() |
![]() |
![]() |
正题名:陕西三原县柏社村地坑窑居
索取号:TU241.5/L328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517093 | 215170936 | 建筑库101/101建筑库 65排5列5层/ [索取号:TU241.5/L328] | 在馆 | |
2 | 1517094 | 215170945 | 建筑库101/101建筑库 65排5列5层/ [索取号:TU241.5/L328]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