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目录学发微
|
|
作者: | 余嘉锡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长沙 岳麓书社 2010.01 |
|
页数: | 259页 | |
开本: | 23cm | |
丛书名: | 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G257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古籍--gu ji--目录学--研究--中国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80761-352-7 |
000 | 01166nam 2200265 450 | |
001 | 012010138847 | |
005 | 20101104165952.79 | |
010 | @a978-7-80761-352-7@dCNY24.00 | |
100 | @a20101104d2010 em y0chiy012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430000 | |
105 | @ay z 000yy | |
106 | @ar | |
200 | 1 | @a目录学发微@Amu lu xue fa wei@e外一种:古书通例@f余嘉锡著@Fyu jia xi zhu |
210 | @a长沙@c岳麓书社@d2010.01 | |
215 | @a259页@d23cm | |
225 | 2 | @a民国学术文化名著@Amin guo xue shu wen hua ming zhu@h第二辑 |
330 | @a本书探讨了目录学的发展源流、各种体制的利弊得失、历代书目的类例沿革等内容。目录之学,由来尚矣!《诗》、《书》之序,即其萌芽。及汉世刘向、刘歆奉诏校书,撰为《七略》、《别录》,而其体裁遂以完备。自是以来,作者代不乏人,其著述各有相当之价值。治学之士,无不先窥目录以为津逮,较其他学术,尤为重要。今欲讲明此学,则其意义若何,功用安在,不可不首先叙明者也。 | |
410 | 0 | @12001 @a民国学术文化名著@h第二辑 |
517 | 1 | @a外一种:古书通例@Awai yi zhong:gu shu tong li |
606 | 0 | @a古籍@Agu ji@x目录学@x研究@y中国 |
690 | @aG257@v4 | |
701 | 0 | @a余嘉锡@Ayu jia xi@4著 |
801 | 0 | @aCN@bQSSK@c20101104 |
905 | @b786864-66@dG257@eY758@f3 | |
目录学发微:外一种:古书通例/余嘉锡著.-长沙:岳麓书社,2010.01 |
259页;23cm.-(民国学术文化名著.第二辑) |
ISBN 978-7-80761-352-7:CNY24.00 |
本书探讨了目录学的发展源流、各种体制的利弊得失、历代书目的类例沿革等内容。目录之学,由来尚矣!《诗》、《书》之序,即其萌芽。及汉世刘向、刘歆奉诏校书,撰为《七略》、《别录》,而其体裁遂以完备。自是以来,作者代不乏人,其著述各有相当之价值。治学之士,无不先窥目录以为津逮,较其他学术,尤为重要。今欲讲明此学,则其意义若何,功用安在,不可不首先叙明者也。 |
● |
相关链接 |
![]() |
![]() |
![]() |
正题名:目录学发微
索取号:G257/Y758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786864 | 207868645 | 社科库409/409社科库 60排1列1层/ [索取号:G257/Y758] | 在馆 | |
2 | 786865 | 207868654 | 社科库409/409社科库 60排1列1层/ [索取号:G257/Y758] | 在馆 | |
3 | 786866 | 207868663 | 社科库409/409社科库 60排1列1层/ [索取号:G257/Y758]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