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 题名: |
何以经世
|
|
| 作者: | 方朝晖 著 | |
| 分册: | ||
| 出版信息: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25.03 |
|
| 页数: | 11,584页 | |
| 开本: | 21cm | |
| 丛书名: | 中国政治思想研究丛书 | |
| 单 册: | ||
| 中图分类: | B222.05 | |
| 科图分类: | ||
| 主题词: | 儒家--政治思想--研究--中国 | |
| 电子资源: | ||
| ISBN: | 978-7-100-24824-2 | |
| 000 | 01020oam2 2200265 450 | |
| 001 | 013183862 | |
| 005 | 20251022152949.24 | |
| 010 | @a978-7-100-24824-2@b精装@dCNY106.00 | |
| 100 | @a20250512d2025 em y0chiy0120 ea | |
| 101 | 0 | @achi |
| 102 | @aCN@b110000 | |
| 105 | @ay z 000yy | |
| 106 | @ar | |
| 200 | 1 | @a何以经世@9he yi jing shi@e儒家治道及其现代意义@f方朝晖著 |
| 210 | @a北京@c商务印书馆@d2025.03 | |
| 215 | @a11,584页@d21cm | |
| 225 | 1 | @a中国政治思想研究丛书 |
| 300 | @a泰山学者工程专项经费资助 | |
| 330 | @a本书借鉴多学科资源,特别是文化心理学资源,以文化心理结构或者说中国文化的三个预设——此时取向、关系本位和团体主义为理论基础,分别从大一统、德治、人伦、孝治、礼治、风化和制度几个方面分析了儒家治道产生的深层土壤,深入批评了学界盛行的制度决定论思维。 | |
| 461 | 0 | @12001 @a中国政治思想研究丛书 |
| 606 | 0 | @a儒家@x政治思想@x研究@y中国 |
| 690 | @aB222.05@v5 | |
| 701 | 0 | @a方朝晖@9fang chao hui@f(1965.11-)@4著 |
| 801 | 0 | @aCN@c20250910 |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B222.05@eF182@ZF182@f1 | |
| 何以经世:儒家治道及其现代意义/方朝晖著.-北京:商务印书馆,2025.03 |
| 11,584页;21cm.-(中国政治思想研究丛书) |
| 泰山学者工程专项经费资助 |
| ISBN 978-7-100-24824-2(精装):CNY106.00 |
| 本书借鉴多学科资源,特别是文化心理学资源,以文化心理结构或者说中国文化的三个预设——此时取向、关系本位和团体主义为理论基础,分别从大一统、德治、人伦、孝治、礼治、风化和制度几个方面分析了儒家治道产生的深层土壤,深入批评了学界盛行的制度决定论思维。 |
| ● |
| 相关链接 |
|
|
|
正题名:何以经世
索取号:B222.05/F182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1633868 | 216338684 | 社科库509/ [索取号:B222.05/F182]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