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本馆介绍
  • 公告通知
  • 最新文献
  • 馆藏检索
  • 电子资源
  • 读者导购
  • 参考咨询
  • CALIS
  • 我的图书馆
  • 登录
  • 详细信息显示
  • 放入我的书架
  • 预约/预借图书
  • 作者相关作品
  • 分类相关作品
  • 丛书相关作品
  • 出版社相关作品

书目信息

  • 表格格式
  • 工作单格式
  • 卡片格式
题名:
宋词三百首
    
 
作者: 夏承焘, 选编 ;吴无闻, , 周笃文, , 徐晋如 注析
分册:  
出版信息: 北京   中华书局  2018.11
页数: 17, 474页
开本: 21cm
丛书名:
单 册:
中图分类: I222.844 , I207.23
科图分类:
主题词: 宋词--song ci--选集 , 宋词--song ci--注释 , 宋词--song ci--诗歌评论
电子资源:
ISBN: 978-7-101-12868-0
 
 
 
 
 
000 01891nam0 2200289 450
001 CAL 012018071396
010    @a978-7-101-12868-0@dCNY56.00
100    @a20190928d2018 em y0chiy50 ea
101 0  @achi
102    @aCN@b110000
105    @ay z 000yy
200 1  @a宋词三百首@Asong ci san bai shou@f夏承焘选编@g吴无闻, 周笃文, 徐晋如注析
210    @a北京@c中华书局@d2018.11
215    @a17, 474页@d21cm
314    @a夏承焘 (1900-1986), 字瞿禅, 室名月轮楼、天风阁, 浙江温州人。毕生致力于词学研究和教学, 是现代词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吴无闻 (1917-1990), 本名吴雯, 后改名吴闻, 字无闻。浙江乐清人, 曾任《文汇报》驻北京记者, 为中华诗词学会 (届) 顾问。周笃文, 1934年生, 字晓川, 室名影珠书屋, 湖南汨罗人, 受业于夏承焘、黄君坦、张伯驹诸先生。徐晋如, 字康侯, 号胡马, 江苏盐城人, 文学博士, 现执教于深圳大学人文学院。
330    @a本书是中国现代词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夏承焘先生新选的《宋词三百首》, 集评、注释、赏析部分经夏先生的夫人吴无闻女士、弟子周笃文先生及再传弟子徐晋如博士共同完成。最早的《宋词三百首》是清末词学大师朱祖谋所选。由于朱祖谋选词偏重其个人欣赏的风格, 不能反映宋词的全貌及多样的艺术风格, 更适合作为创作者摹习的范本, 而不适合作为普通宋词爱好者入门阅读的普及性性读物, 夏承焘先生生前, 指导吴无闻女士及周笃文先生, 新选了《宋词三百首》的篇目。吴无闻女士为其中部分作品加了集评和注释, 后由周笃文教授、徐晋如博士共同完成全书的集评、注析工作。本书选词于豪放、婉约二途不存偏颇之见, 基本反映出两宋词坛各种词风。注释评析, 全从解词心会词意出发, 故每见精警之思。
606 0  @a宋词@Asong ci@j选集
606 0  @a宋词@Asong ci@x注释
606 0  @a宋词@Asong ci@x诗歌评论
690    @aI222.844@v5
690    @aI207.23@v5
701  0 @a夏承焘,@Axia cheng tao@f1900-1986@4选编
702  0 @a吴无闻,@Awu wu wen@f1917-1990@4注析
702  0 @a周笃文,@Azhou du wen@f1934-@4注析
702  0 @a徐晋如@Axu jin ru@4注析
801  0 @aCN@c20190928
905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I222.844@eX172
    
    宋词三百首/夏承焘选编/吴无闻, 周笃文, 徐晋如注析.-北京:中华书局,2018.11
    17, 474页;21cm
    
    
    ISBN 978-7-101-12868-0:CNY56.00
    本书是中国现代词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夏承焘先生新选的《宋词三百首》, 集评、注释、赏析部分经夏先生的夫人吴无闻女士、弟子周笃文先生及再传弟子徐晋如博士共同完成。最早的《宋词三百首》是清末词学大师朱祖谋所选。由于朱祖谋选词偏重其个人欣赏的风格, 不能反映宋词的全貌及多样的艺术风格, 更适合作为创作者摹习的范本, 而不适合作为普通宋词爱好者入门阅读的普及性性读物, 夏承焘先生生前, 指导吴无闻女士及周笃文先生, 新选了《宋词三百首》的篇目。吴无闻女士为其中部分作品加了集评和注释, 后由周笃文教授、徐晋如博士共同完成全书的集评、注析工作。本书选词于豪放、婉约二途不存偏颇之见, 基本反映出两宋词坛各种词风。注释评析, 全从解词心会词意出发, 故每见精警之思。
●
相关链接 在E读中查询图书 在当当中查询图书 在豆瓣中查询图书


正题名:宋词三百首     索取号:I222.844/X172         预约/预借

序号 登录号 条形码 馆藏地/架位号 状态 备注
1 1433980   214339802   经典荐读库112/ [索取号:I222.844/X172] 在馆    
2 1433981   214339811   经典荐读库112/ [索取号:I222.844/X172] 在馆    
3 1433982   214339820   经典荐读库112/ [索取号:I222.844/X172] 在馆    
4 1433983   214339839   经典荐读库112/ [索取号:I222.844/X172] 在馆    
5 1433984   214339848   经典荐读库112/ [索取号:I222.844/X172] 在馆    
6 1433985   214339857   经典荐读库112/ [索取号:I222.844/X172] 在馆    
7 1433986   214339866   经典荐读库112/ [索取号:I222.844/X172] 在馆    
8 1433987   214339875   经典荐读库112/108文学库 17排4列1层/ [索取号:I222.844/X172] 在馆    
9 1433988   214339884   经典荐读库112/ [索取号:I222.844/X172] 在馆    
10 1433989   214339893   经典荐读库112/ [索取号:I222.844/X172] 在馆    
11 1433990   214339900   经典荐读库112/ [索取号:I222.844/X172] 在馆    
12 1433991   214339919   经典荐读库112/ [索取号:I222.844/X172] 在馆    
13 1433992   214339928   经典荐读库112/ [索取号:I222.844/X172] 在馆    
14 1433993   214339937   经典荐读库112/ [索取号:I222.844/X172] 在馆    
15 1433994   214339946   经典荐读库112/ [索取号:I222.844/X172] 在馆    
16 1433995   214339955   经典荐读库112/ [索取号:I222.844/X172] 在馆    
17 1433996   214339964   经典荐读库112/ [索取号:I222.844/X172] 在馆    
18 1433997   214339973   经典荐读库112/ [索取号:I222.844/X172] 在馆    
19 1433998   214339982   经典荐读库112/ [索取号:I222.844/X172] 在馆    
20 1433999   214339991   经典荐读库112/108文学库 17排4列1层/ [索取号:I222.844/X172] 在馆    
21 1434000   214340006   经典荐读库112/ [索取号:I222.844/X172] 在馆    
22 1434001   214340015   经典荐读库112/ [索取号:I222.844/X172] 在馆    
23 1434002   214340024   经典荐读库112/ [索取号:I222.844/X172] 在馆    
24 1434003   214340033   经典荐读库112/ [索取号:I222.844/X172] 在馆    
25 1434004   214340042   经典荐读库112/ [索取号:I222.844/X172] 在馆    
26 1434005   214340051   经典荐读库112/ [索取号:I222.844/X172] 在馆    
27 1434006   214340060   经典荐读库112/ [索取号:I222.844/X172] 在馆    
28 1434007   214340079   经典荐读库112/ [索取号:I222.844/X172] 在馆    
29 1434008   214340088   经典荐读库112/ [索取号:I222.844/X172] 在馆    
30 1434009   214340097   经典荐读库112/ [索取号:I222.844/X172] 在馆    
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 欢迎您!
大连网信软件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