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 题名: |
兄弟
|
|
| 作者: | 余华, 著 | |
| 分册: | ||
| 出版信息: |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5.08 |
|
| 页数: | 247页 | |
| 开本: | 22cm | |
| 丛书名: | 余华作品 | |
| 单 册: | ||
| 中图分类: | I247.57 | |
| 科图分类: | ||
| 主题词: | 长篇小说--chang pian xiao shuo--中国--现代 | |
| 电子资源: | ||
| ISBN: | 7-5321-2902-0 | |
| 000 | 01089nam 2200253 450 | |
| 001 | 012007954920 | |
| 005 | 20070515155333.93 | |
| 010 | @a7-5321-2902-0@dCNY16.00 | |
| 100 | @a20070108d2005 km y0chiy0120 ea | |
| 101 | 0 | @achi |
| 102 | @aCN@b310000 | |
| 105 | @aa z 000ay | |
| 200 | 1 | @a兄弟@Axiong di@d= brother@f余华著@Fyu hua zhu@zeng |
| 210 | @a上海@c上海文艺出版社@d2005.08 | |
| 215 | @a247页@c图@d22cm | |
| 225 | 2 | @a余华作品@Ayu hua zuo pin |
| 330 | @a本书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人生,李光头的父亲不怎么光彩地意外身亡,而同一天李光头出生。宋钢的父亲宋凡平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挺身而出,帮助了李光头的母亲李兰,被后者视为恩人。通过一个重新组合的家庭在“文革”劫难中的崩溃过程,展示了个人命运与权力意志之间不可抗衡的灾难性景象,也凸现了人性之爱与活着之间的坚实关系。余华全新的叙述方式相信会让喜爱他的读者觉得十年的等待完全值得。 | |
| 410 | 0 | @12001 @a余华作品 |
| 510 | 1 | @abrother@zeng |
| 606 | 0 | @a长篇小说@Achang pian xiao shuo@y中国@z现代 |
| 690 | @aI247.57@v4 | |
| 701 | 0 | @a余华,@Ayu hua,@f1960-@4著 |
| 801 | 0 | @aCN@c20070515 |
| 905 | @a10447@dI247.57@eY755 | |
| 兄弟= brother/余华著.-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08 |
| 247页:图;22cm.-(余华作品) |
| ISBN 7-5321-2902-0:CNY16.00 |
| 本书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人生,李光头的父亲不怎么光彩地意外身亡,而同一天李光头出生。宋钢的父亲宋凡平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挺身而出,帮助了李光头的母亲李兰,被后者视为恩人。通过一个重新组合的家庭在“文革”劫难中的崩溃过程,展示了个人命运与权力意志之间不可抗衡的灾难性景象,也凸现了人性之爱与活着之间的坚实关系。余华全新的叙述方式相信会让喜爱他的读者觉得十年的等待完全值得。 |
| ● |
| 相关链接 |
|
|
|
正题名:兄弟
索取号:I247.57/Y755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234849 | 202348496 | 文学库108/108文学库 54排5列5层/ [索取号:I247.57/Y755] | 在馆 | |
| 2 | 234850 | 202348502 | 文学库108/108文学库 54排5列5层/ [索取号:I247.57/Y755] |
已借出,限还日期为2025.12.25 借出人:裴昊天 |
|
| 3 | 234851 | 202348511 | 社科二线422/422社科库 1排2列1层/ [索取号:I247.57/Y755] | 在馆 | |
| 4 | 234852 | 202348520 | 社科二线422/422社科库 1排2列1层/ [索取号:I247.57/Y755] | 在馆 | |
| 5 | 234853 | 202348539 | 文学库108/108文学库 54排5列5层/ [索取号:I247.57/Y755] |
已借出,限还日期为2025.11.09 借出人:郭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