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谈话录
|
|
作者: | 王安忆, , 张新颖,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19.04 |
|
页数: | 382页 | |
开本: | 21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K825.6=76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作家--zuo jia--访问记--中国--当代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447-7592-2 |
000 | 01272nam0 2200253 450 | |
001 | 012019002488 | |
010 | @a978-7-5447-7592-2@b精装@dCNY68.00 | |
100 | @a20190414d2019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320000 | |
105 | @ay z 000yd | |
106 | @ar | |
200 | 1 | @a谈话录@Atan hua lu@f王安忆, 张新颖著@Fwang an yi , zhang xin ying zhu |
210 | @a南京@c译林出版社@d2019.04 | |
215 | @a382页@d21cm | |
314 | @a王安忆, 一九五四年生,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新颖, 一九六七年生,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 |
330 | @a本书是两位以文学为志业者的真诚对话, 是一部个人写作史, 也是对当代文坛的一次回顾。在书中, 王安忆谈到自己如何感受写作的快乐, 坦承文学道路上的几次重大转折。她分享了自己的创作观, 谈小说家如何打量日常生活, 谈虚构与审美化的力量, 谈创作者对时代的关切和疏离。她回忆与冰心、宗璞、汪曾祺等文学前辈的交往, 谈及陈映真、史铁生、陈丹青等对自己的影响, 畅谈与莫言、余华、阿城等当代作家的相知相惜。 | |
600 | 0 | @a王安忆,@Awang an yi@f1954-@x访问记 |
606 | 0 | @a作家@Azuo jia@x访问记@y中国@z当代 |
690 | @aK825.6=76@v5 | |
701 | 0 | @a王安忆,@Awang an yi@f1954-@4著 |
701 | 0 | @a张新颖,@Azhang xin ying@f1967-@4著 |
801 | 0 | @aCN@c20190414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b21421909-11@dK825.6=76@eW098@f3 | |
谈话录/王安忆, 张新颖著.-南京:译林出版社,2019.04 |
382页;21cm |
ISBN 978-7-5447-7592-2(精装):CNY68.00 |
本书是两位以文学为志业者的真诚对话, 是一部个人写作史, 也是对当代文坛的一次回顾。在书中, 王安忆谈到自己如何感受写作的快乐, 坦承文学道路上的几次重大转折。她分享了自己的创作观, 谈小说家如何打量日常生活, 谈虚构与审美化的力量, 谈创作者对时代的关切和疏离。她回忆与冰心、宗璞、汪曾祺等文学前辈的交往, 谈及陈映真、史铁生、陈丹青等对自己的影响, 畅谈与莫言、余华、阿城等当代作家的相知相惜。 |
● |
相关链接 |
![]() |
![]() |
![]() |
正题名:谈话录
索取号:K825.6=76/W098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421909 | 214219095 | 社科库309/309社科库 52排4列5层/ [索取号:K825.6=76/W098] | 在馆 | |
2 | 1421910 | 214219102 | 社科库309/309社科库 52排4列5层/ [索取号:K825.6=76/W098] | 在馆 | |
3 | 1421911 | 214219111 | 社科库309/309社科库 52排4列5层/ [索取号:K825.6=76/W098]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