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 题名: |
罪与罚的彼岸
|
|
| 作者: | 埃默里 著 ;杨小刚 译 | |
| 分册: | ||
| 出版信息: | 厦门 鹭江出版社 2018.04 |
|
| 页数: | XX, 198页 | |
| 开本: | 20cm | |
| 丛书名: | ||
| 单 册: | ||
| 中图分类: | I521.55 | |
| 科图分类: | ||
| 主题词: | 回忆录--hui yi lu--奥地利--现代 | |
| 电子资源: | ||
| ISBN: | 978-7-5459-1457-3 | |
| 000 | 01189nam0 2200277 450 | |
| 001 | 202019132854 | |
| 005 | 20190921113344.0 | |
| 010 | @a978-7-5459-1457-3@b精装@dCNY42.00 | |
| 100 | @a20190916d2018 em y0chiy50 ea | |
| 101 | 1 | @achi@cger |
| 102 | @aCN@b350000 | |
| 105 | @ay z 000zd | |
| 106 | @ar | |
| 200 | 1 | @a罪与罚的彼岸@Azui yu fa de bi an@d= Jenseits von schuld und suhne@e一个被施暴者的克难尝试@f(奥地利) 让·埃默里著@g杨小刚译@zger |
| 210 | @a厦门@c鹭江出版社@d2018.04 | |
| 215 | @aXX, 198页@d20cm | |
| 314 | @a让·埃默里, 出生、成长于奥地利维也纳, 并在这座城市学习了文学和哲学。杨小刚, 现任中山大学哲学系副研究员。 | |
| 330 | @a本书作者以坦白和沉思的方式, 对奥斯维辛受害者的生存处境做了一次探究。他写集中营生活, 写自己所受的酷刑, 写怨恨背后的哲思, 也反思做犹太人的必然性与不可能。 | |
| 500 | 10 | @aJenseits von schuld und suhne@mChinese |
| 517 | 1 | @a一个被施暴者的克难尝试@Ayi ge bei shi bao zhe de ke nan chang shi |
| 606 | 0 | @a回忆录@Ahui yi lu@y奥地利@z现代 |
| 690 | @aI521.55@v5 | |
| 701 | 1 | @a埃默里@Aai mo li@g(Amery, Jean),@f1912-1978@4著 |
| 702 | 0 | @a杨小刚@Ayang xiao gang@4译 |
| 801 | 0 | @aCN@c20190905 |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I521.55@eA283 | |
| 罪与罚的彼岸= Jenseits von schuld und suhne:一个被施暴者的克难尝试/(奥地利) 让·埃默里著/杨小刚译.-厦门:鹭江出版社,2018.04 |
| XX, 198页;20cm |
| ISBN 978-7-5459-1457-3(精装):CNY42.00 |
| 本书作者以坦白和沉思的方式, 对奥斯维辛受害者的生存处境做了一次探究。他写集中营生活, 写自己所受的酷刑, 写怨恨背后的哲思, 也反思做犹太人的必然性与不可能。 |
| ● |
| 相关链接 |
|
|
|
正题名:罪与罚的彼岸
索取号:I521.55/A283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1439674 | 214396740 | 文学库116/116文学库 18排2列5层/ [索取号:I521.55/A283] | 在馆 | |
| 2 | 1439675 | 214396759 | 社科二线422/422社科库 33排3列2层/ [索取号:I521.55/A283] | 在馆 | |
| 3 | 1439676 | 214396768 | 文学库116/116文学库 18排2列5层/ [索取号:I521.55/A283]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