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刑法立法模式与修改方式研究
|
|
作者: | 姜瀛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5 |
|
页数: | 13,236页 | |
开本: | 24cm | |
丛书名: | 明理文丛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D924.04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刑法--立法--研究--中国 , 刑法--修正--研究--中国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302-67979-0 |
000 | 01634oam2 2200301 450 | |
001 | 01071134 | |
005 | 20250930194516.87 | |
010 | @a978-7-302-67979-0@dCNY129.00 | |
100 | @a20250319d2025 em y0chiy012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y az 000yy | |
106 | @ar | |
200 | 1 | @a刑法立法模式与修改方式研究@9xing fa li fa mo shi yu xiu gai fang shi yan jiu@f姜瀛著 |
210 | @a北京@c清华大学出版社@d2025 | |
215 | @a13,236页@d24cm | |
225 | 1 | @a明理文丛 |
300 | @a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刑法立法模式与修改方式研究”研究成果 | |
314 | @a姜瀛,法学博士,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大阪大学访问学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近年来在《东方法学》《中国刑事法杂志》《现代法学》《政治与法律》《环球法律评论》《当代法学》《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4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研究成果获辽宁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入选2024年“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1%名单。 | |
320 | @a有书目(第228-231页) | |
330 | @a本书立足于“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范式,围绕“一元论”立场与“多元论”立场之间本质的差异,基于“刑法立法的实质走向、法律的明确性及其适用性效果、刑事政策制度化、犯罪治理效果”等多个功能性维度对刑法立法模式与修改方式问题展开探讨;再从“结构分析”与“功能反思”维度展开反思并分析塑造当前刑法立法大一统格局之多重因素后,研究将论证刑法立法模式与修改方式变革的具体操作方案。 | |
461 | 0 | @12001 @a明理文丛 |
606 | 0 | @a刑法@x立法@x研究@y中国 |
606 | 0 | @a刑法@x修正@x研究@y中国 |
690 | @aD924.04@v5 | |
701 | 0 | @a姜瀛@9jiang ying@4著 |
801 | 0 | @aCN@c20250910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D924.04@eJ532@ZJ532@f1 | |
刑法立法模式与修改方式研究/姜瀛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5 |
13,236页;24cm.-(明理文丛) |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刑法立法模式与修改方式研究”研究成果 |
ISBN 978-7-302-67979-0:CNY129.00 |
本书立足于“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范式,围绕“一元论”立场与“多元论”立场之间本质的差异,基于“刑法立法的实质走向、法律的明确性及其适用性效果、刑事政策制度化、犯罪治理效果”等多个功能性维度对刑法立法模式与修改方式问题展开探讨;再从“结构分析”与“功能反思”维度展开反思并分析塑造当前刑法立法大一统格局之多重因素后,研究将论证刑法立法模式与修改方式变革的具体操作方案。 |
● |
相关链接 |
![]() |
![]() |
![]() |
正题名:刑法立法模式与修改方式研究
索取号:D924.04/J532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634160 | 216341607 | 社科库509/ [索取号:D924.04/J532]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