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可视的教育
|
|
作者: | 丁钢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23.10 |
|
页数: | 207页 | |
开本: | 25cm | |
丛书名: | 教育文化研究丛书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G40-055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教育学--jiao yu xue--文化学--研究--中国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191-3563-8 |
000 | 01474nam 2200301 450 | |
001 | 2437662004 | |
010 | @a978-7-5191-3563-8@b精装@dCNY78.00 | |
100 | @a20240407d2023 em y0chiy012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ah a 000yy | |
106 | @ar | |
200 | 1 | @a可视的教育@Ake shi de jiao yu@e一个图像教化传统@f丁钢著 |
210 | @a北京@c教育科学出版社@d2023.10 | |
215 | @a207页@c图 (部分彩图), 摹真@d25cm | |
225 | 2 | @a教育文化研究丛书@Ajiao yu wen hua yan jiu cong shu |
300 | @a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 |
314 | @a丁钢,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高等研究院院长,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 |
320 | @a有书目 (第191-199页) | |
330 | @a本书以跨学科的视野和研究方法, 基于历史变迁中日常教育生活与艺术媒介形式之间的关系, 从教育文化的视域探讨村童与塾师的生活寓言、讲学方式与空间组构、社会生活中的技能与德行、屏风空间及其叙事意向, 以及嵌入生活的对相杂字等研究议题所呈现的颇具特色的图像教化传统, 进而揭示图像是如何通过再现与形塑民众的日常生活、身份认同和情感而参与到教育之中, 从而将读者引入栩栩如生的日常生活及教育情景, 为中国教育文化研究提供别样的图像诠释与认识路径。 | |
410 | 0 | @12001 @a教育文化研究丛书 |
517 | 1 | @a一个图像教化传统@Ayi ge tu xiang jiao hua chuan tong |
586 | @a | |
606 | 0 | @a教育学@Ajiao yu xue@x文化学@x研究@y中国 |
690 | @aG40-055@v5 | |
701 | 0 | @a丁钢@Ading gang@4著 |
801 | 0 | @aCN@c20240407 |
905 | @dG40@eD522@f1@sG40/D522@S@Z | |
可视的教育:一个图像教化传统/丁钢著.-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3.10 |
207页:图 (部分彩图), 摹真;25cm.-(教育文化研究丛书) |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
ISBN 978-7-5191-3563-8(精装):CNY78.00 |
本书以跨学科的视野和研究方法, 基于历史变迁中日常教育生活与艺术媒介形式之间的关系, 从教育文化的视域探讨村童与塾师的生活寓言、讲学方式与空间组构、社会生活中的技能与德行、屏风空间及其叙事意向, 以及嵌入生活的对相杂字等研究议题所呈现的颇具特色的图像教化传统, 进而揭示图像是如何通过再现与形塑民众的日常生活、身份认同和情感而参与到教育之中, 从而将读者引入栩栩如生的日常生活及教育情景, 为中国教育文化研究提供别样的图像诠释与认识路径。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可视的教育
索取号:G40/D522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21615408 | 216154088 | 社科库409/ [索取号:G40/D522]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