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科学作为天职
|
|
作者: | 韦伯 著 ;李猛, 编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三联书店 2018.10 |
|
页数: | 348页, [4] 页图版 | |
开本: | 22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C53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社会科学--she hui ke xue--文集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108-06315-1 |
000 | 01509nam0 2200289 450 | |
001 | CAL 009301155 | |
010 | @a978-7-108-06315-1@b精装@dCNY56.00 | |
100 | @a20181211d2018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af a 000yy | |
106 | @ar | |
200 | 1 | @a科学作为天职@Ake xue zuo wei tian zhi@d= Wissenschaft als beruf@e韦伯与我们时代的命运@f(德) 马克斯·韦伯等著@g李猛编@zger |
210 | @a北京@c三联书店@d2018.10 | |
215 | @a348页, [4] 页图版@c图@d22cm | |
300 | @a三联学术 | |
314 | @a马克斯·韦伯, 德国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李猛, 1971年生,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著有《自然社会: 自然法语现代道德世界的形成》。 | |
320 | @a有书目 | |
330 | @a1917年11月7日, 马克斯·韦伯在德国的慕尼黑大学向年青学子们做了《科学作为天职》的著名演讲。为了纪念一百年前的这篇演讲, 韦伯研究者李猛以“我们时代的命运” 为核心关切, 编选了这本与韦伯对话的文集: 不仅全新精译了演讲全文, 收录了六篇韦伯同时代人对此篇演讲的批评与回应 ; 还组织国内学人如渠敬东、应星和田耕等为文诠释韦伯当年的思考, 直面当下中国日益严峻的学术体制化与专业化困局, 借助经典的力量来审视自己的现实处境, 为学术研究寻找信仰和职业的基础。 | |
510 | 1 | @aWissenschaft als beruf@zger |
517 | 1 | @a韦伯与我们时代的命运@Awei bo yu wo men shi dai de ming yun |
606 | 0 | @a社会科学@Ashe hui ke xue@j文集 |
690 | @aC53@v5 | |
701 | 1 | @a韦伯@Awei bo@g(Weber, Max),@f1864-1920@4著 |
702 | 0 | @a李猛,@Ali meng@f1971-)@4编 |
801 | 0 | @aCN@c20200906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C53@eW512 | |
科学作为天职= Wissenschaft als beruf:韦伯与我们时代的命运/(德) 马克斯·韦伯等著/李猛编.-北京:三联书店,2018.10 |
348页, [4] 页图版:图;22cm |
三联学术 |
ISBN 978-7-108-06315-1(精装):CNY56.00 |
1917年11月7日, 马克斯·韦伯在德国的慕尼黑大学向年青学子们做了《科学作为天职》的著名演讲。为了纪念一百年前的这篇演讲, 韦伯研究者李猛以“我们时代的命运” 为核心关切, 编选了这本与韦伯对话的文集: 不仅全新精译了演讲全文, 收录了六篇韦伯同时代人对此篇演讲的批评与回应 ; 还组织国内学人如渠敬东、应星和田耕等为文诠释韦伯当年的思考, 直面当下中国日益严峻的学术体制化与专业化困局, 借助经典的力量来审视自己的现实处境, 为学术研究寻找信仰和职业的基础。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科学作为天职
索取号:C53/W512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473688 | 214736883 | 社科库509/509社科库 54排7列6层/ [索取号:C53/W512] | 在馆 | |
2 | 1473689 | 214736892 | 社科库509/509社科库 54排7列6层/ [索取号:C53/W512] | 在馆 | |
3 | 1473690 | 214736909 | 社科库509/509社科库 54排7列6层/ [索取号:C53/W512]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