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本馆介绍
  • 公告通知
  • 最新文献
  • 馆藏检索
  • 电子资源
  • 读者导购
  • 参考咨询
  • CALIS
  • 我的图书馆
  • 登录
  • 详细信息显示
  • 放入我的书架
  • 预约/预借图书
  • 作者相关作品
  • 分类相关作品
  • 丛书相关作品
  • 出版社相关作品

书目信息

  • 表格格式
  • 工作单格式
  • 卡片格式
题名:
《哲学的贫困》再研究
    
 
作者: 杨洪源, 著
分册:  
出版信息: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04
页数: 274页
开本: 24cm
丛书名:
单 册:
中图分类: A811.21
科图分类:
主题词:
电子资源:
ISBN: 978-7-5201-8237-9
 
 
 
 
 
000 01846nam0 2200277 450
001 CAL 0120217184707
005 20210628143107.8
010    @a978-7-5201-8237-9@dCNY98.00
100    @a20210623d2021 em y0chiy0120 ea
101 0  @achi
102    @aCN@b110000
105    @ay a 001yy
106    @ar
200 1  @a《哲学的贫困》再研究@A《 zhe xue de pin kun 》 zai yan jiu@e思想论战与新世界观的呈现@d= Restudy of the poverty of philosophy@epresentation of ideological debate and "New world outlook"@f杨洪源著@zeng
210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21.04
215    @a274页@d24cm
314    @a杨洪源, 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等职。
320    @a有书目 (第257-261页) 和索引
330    @a本书以比较分析为研究方法, 将澄清蒲鲁东的思想原貌、厘清马克思与蒲鲁东的思想关系、概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黄金时代”、总结蒲鲁东的经济哲学观作为理论前提。在叙述方法上, 就马克思与蒲鲁东的思想论战中涉及的主要议题, 诸如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哲学方法、破解所有权的“斯芬克斯之谜”、价值形式的科学性阐释、从社会分工中复归人的自由、破除使用机器对自由个性的束缚、竞争与垄断的关系之辨、共产主义及社会革命的审视、个人与社会历史之关系的把握等, 进行深入而系统的探讨。通过这种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的交织, 呈现马克思对其新世界观的主要组成部分 —— 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学说, 进行深邃思考、系统整合、深刻阐释的过程, 并基于此将《哲学的贫困》置于马克思的思想进程中及其同时代的思想图景中进行重新定位, 阐释它的当代实践启示。
510 1  @aRestudy of the poverty of philosophy@epresentation of ideological debate and "New world outlook"@zeng
517 1  @a思想论战与新世界观的呈现@Asi xiang lun zhan yu xin shi jie guan de cheng xian
605    @a哲学的贫困@Azhe xue de pin kun@x马克思著作研究
690    @aA811.21@v5
701  0 @a杨洪源,@Ayang hong yuan@f1989-@4著
801  0 @aCN@b人天书店@c20210623
905    @aTSG@b0001780@dA811.21@eY198@f1
    
    《哲学的贫困》再研究:思想论战与新世界观的呈现= Restudy of the poverty of philosophy:presentation of ideological debate and "New world outlook"/杨洪源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04
    274页;24cm
    
    
    ISBN 978-7-5201-8237-9:CNY98.00
    本书以比较分析为研究方法, 将澄清蒲鲁东的思想原貌、厘清马克思与蒲鲁东的思想关系、概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黄金时代”、总结蒲鲁东的经济哲学观作为理论前提。在叙述方法上, 就马克思与蒲鲁东的思想论战中涉及的主要议题, 诸如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哲学方法、破解所有权的“斯芬克斯之谜”、价值形式的科学性阐释、从社会分工中复归人的自由、破除使用机器对自由个性的束缚、竞争与垄断的关系之辨、共产主义及社会革命的审视、个人与社会历史之关系的把握等, 进行深入而系统的探讨。通过这种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的交织, 呈现马克思对其新世界观的主要组成部分 —— 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学说, 进行深邃思考、系统整合、深刻阐释的过程, 并基于此将《哲学的贫困》置于马克思的思想进程中及其同时代的思想图景中进行重新定位, 阐释它的当代实践启示。
●
相关链接 在E读中查询图书 在当当中查询图书 在豆瓣中查询图书


正题名:《哲学的贫困》再研究     索取号:A811.21/Y198         预约/预借

序号 登录号 条形码 馆藏地/架位号 状态 备注
1 1533802   215338025   社科库509/509社科库 4排1列4层/ [索取号:A811.21/Y198] 在馆    
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 欢迎您!
大连网信软件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