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 题名: |
明清之际的江南社会与士人生活
|
|
| 作者: | 冯贤亮 著 | |
| 分册: | ||
| 出版信息: | 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24.7 |
|
| 页数: | 374页, [8] 页图版 | |
| 开本: | 22cm | |
| 丛书名: | ||
| 单 册: | ||
| 中图分类: | K295 | |
| 科图分类: | ||
| 主题词: | 文化史--wen hua shi--研究--华东地区--明清时代 | |
| 电子资源: | ||
| ISBN: | 978-7-5458-2310-3 | |
| 000 | 01310nam0 2200301 450 | |
| 001 | CAL 012023151732 | |
| 005 | 20250923110256.9 | |
| 010 | @a978-7-5458-2310-3@b精装@dCNY88.00 | |
| 099 | @aCAL 012023151732 | |
| 100 | @a20231218d2023 em y0chiy0120 ea | |
| 101 | 0 | @achi |
| 102 | @aCN@b310000 | |
| 105 | @aabf a 000yy | |
| 106 | @ar | |
| 200 | 1 | @a明清之际的江南社会与士人生活@Aming qing zhi ji de jiang nan she hui yu shi ren sheng huo@f冯贤亮著 |
| 205 | @a修订本 | |
| 210 | @a上海@c上海书店出版社@d2024.7 | |
| 215 | @a374页, [8] 页图版@c图 (部分彩图), 地图@d22cm | |
| 300 | @a插图本 | |
| 320 | @a有书目 | |
| 330 | @a本书探讨了明清之际江南的社会文化图景,列举了江南宏观历史进程中的一些重要面向,主要包括晚明至盛清时代的历史变化与文化表现在地方生活史中的投射,以及知识分子的不同存在形态与文化生活、社会活动等,观照出江南的地方文化、政治文化、精英文化、生活文化与家庭文化等的多样化特质,揭示不同时代留给后世最重要的文化记忆与生活画面,勾勒江南整体性的社会历史与文化变迁,从而反映出江南地区孕育的政治文化与社会文化在区域以及全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与“链接性”意义。 | |
| 586 | @a | |
| 606 | 0 | @a文化史@Awen hua shi@x研究@y华东地区@z明清时代 |
| 690 | @aK295@v5 | |
| 701 | 0 | @a冯贤亮@Afeng xian liang@4著 |
| 801 | 0 | @aCN@c20250923 |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K295@eF523@f1 | |
| 998 | @aZJU | |
| 明清之际的江南社会与士人生活/冯贤亮著.-修订本.-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24.7 |
| 374页, [8] 页图版:图 (部分彩图), 地图;22cm |
| 插图本 |
| ISBN 978-7-5458-2310-3(精装):CNY88.00 |
| 本书探讨了明清之际江南的社会文化图景,列举了江南宏观历史进程中的一些重要面向,主要包括晚明至盛清时代的历史变化与文化表现在地方生活史中的投射,以及知识分子的不同存在形态与文化生活、社会活动等,观照出江南的地方文化、政治文化、精英文化、生活文化与家庭文化等的多样化特质,揭示不同时代留给后世最重要的文化记忆与生活画面,勾勒江南整体性的社会历史与文化变迁,从而反映出江南地区孕育的政治文化与社会文化在区域以及全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与“链接性”意义。 |
| ● |
| 相关链接 |
|
|
|
正题名:明清之际的江南社会与士人生活
索取号:K295/F523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1638000 | 216380002 | 社科库309/ [索取号:K295/F523]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