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 题名: |
记忆中的历史
|
|
| 作者: | 阿斯曼 著 ;袁斯乔 译 | |
| 分册: | ||
| 出版信息: |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2.05 |
|
| 页数: | 15, 187页 | |
| 开本: | 23cm | |
| 丛书名: | 学衡历史与记忆译丛 | |
| 单 册: | ||
| 中图分类: | K516.07 | |
| 科图分类: | ||
| 主题词: | ||
| 电子资源: | ||
| ISBN: | 978-7-305-25005-7 | |
| 000 | 02168nam 2200325 450 | |
| 001 | 2259132215 | |
| 010 | @a978-7-305-25005-7@b精装@dCNY59.00 | |
| 100 | @a20220624d2022 em y0chiy50 ea | |
| 101 | 1 | @achi@cger |
| 102 | @aCN@b320000 | |
| 105 | @aa a 000yy | |
| 106 | @ar | |
| 200 | 1 | @a记忆中的历史@Aji yi zhong de li shi@e从个人经历到公共演示@f(德) 阿莱达·阿斯曼著@d= Geschichte Im Gedachtnis@eVon der Individuellen Erfahrung Zur Offentlichen Inszenierung@fAleida Assmann@g袁斯乔译@zger |
| 205 | @a第2版 | |
| 210 | @a南京@c南京大学出版社@d2022.05 | |
| 215 | @a15, 187页@c图@d23cm | |
| 225 | 2 | @a学衡历史与记忆译丛@Axue heng li shi yu ji yi yi cong |
| 300 | @a南京大学文科“双一流”专项经费资助 | |
| 314 | @a阿莱达·阿斯曼, 《圣经·新约》学者巩特尔·鲍恩康的女儿。1966-1972年, 在海德堡大学和图宾根大学分别学习英语和埃及学。1977年, 她以“虚构的合理性”为主题, 撰写了博士论文。1992年, 阿斯曼获得了海德堡大学的特许任教资格。1993年, 任康斯坦茨大学的英语和文学研究教授。袁斯乔, 南京大学德语语言文学学士、南京大学-哥廷根大学中德跨文化日耳曼学硕士、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发展硕士。 | |
| 320 | @a有书目 (第173-187页) | |
| 330 | @a本书为“学衡历史与记忆译丛”中的一本, 主要探讨了德国人对自己国家历史尤其是纳粹历史的记忆、情感、态度和认识, 题名中的“记忆中的历史”是指真正存在于德国人记忆和普遍认识中的历史, 即德国人如何面对历史, 德国历史是如何被人们谈论、解读和描述的。本书探讨的不是历史知识, 而是德国人不断变化着的历史兴趣、不同形式的历史倾向、历史提供的各种经历, 以及当今对于历史的消费。本书更倾向于对民族志的解读, 研究的对象除了德国各代人、家族和城市形象中的个人历史经验以外, 还有作为记忆承载者的历史建筑, 以及当今 (写作时的2006、2007年) 的各种消费历史记忆的商品 (博物馆、媒体等等) 。 | |
| 410 | 0 | @12001 @a学衡历史与记忆译丛 |
| 500 | 10 | @aGeschichte Im Gedachtnis : Von der Individuellen Erfahrung Zur Offentlichen Inszenierung@mChinese |
| 517 | 1 | @a从个人经历到公共演示@Acong ge ren jing li dao gong gong yan shi |
| 607 | @a德国@Ade guo@x历史@x研究 | |
| 690 | @aK516.07@v5 | |
| 701 | 1 | @a阿斯曼@Aa si man@g(Assmann, Aleida)@4著 |
| 702 | 0 | @a袁斯乔@Ayuan si qiao@4译 |
| 801 | 0 | @aCN@c20220906 |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K516.07@eA184=2 | |
| 记忆中的历史:从个人经历到公共演示/(德) 阿莱达·阿斯曼著= Geschichte Im Gedachtnis:Von der Individuellen Erfahrung Zur Offentlichen Inszenierung/Aleida Assmann/袁斯乔译.-第2版.-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22.05 |
| 15, 187页:图;23cm.-(学衡历史与记忆译丛) |
| 南京大学文科“双一流”专项经费资助 |
| ISBN 978-7-305-25005-7(精装):CNY59.00 |
| 本书为“学衡历史与记忆译丛”中的一本, 主要探讨了德国人对自己国家历史尤其是纳粹历史的记忆、情感、态度和认识, 题名中的“记忆中的历史”是指真正存在于德国人记忆和普遍认识中的历史, 即德国人如何面对历史, 德国历史是如何被人们谈论、解读和描述的。本书探讨的不是历史知识, 而是德国人不断变化着的历史兴趣、不同形式的历史倾向、历史提供的各种经历, 以及当今对于历史的消费。本书更倾向于对民族志的解读, 研究的对象除了德国各代人、家族和城市形象中的个人历史经验以外, 还有作为记忆承载者的历史建筑, 以及当今 (写作时的2006、2007年) 的各种消费历史记忆的商品 (博物馆、媒体等等) 。 |
| ● |
| 相关链接 |
|
|
|
正题名:记忆中的历史
索取号:K516.07/A184=2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1568615 | 215686158 | 社科库309/309社科库 40排5列3层/ [索取号:K516.07/A184=2] | 在馆 | |
| 2 | 1568616 | 215686167 | 社科库309/309社科库 40排5列3层/ [索取号:K516.07/A184=2]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