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 题名: |
空间建构
|
|
| 作者: | 宋扬 著 | |
| 分册: | ||
| 出版信息: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1.04 |
|
| 页数: | 188页 | |
| 开本: | 29cm | |
| 丛书名: | ||
| 单 册: | ||
| 中图分类: | TU201 | |
| 科图分类: | ||
| 主题词: | 空间--kong jian--建筑设计--高等学校--教材 | |
| 电子资源: | ||
| ISBN: | 978-7-301-32118-8 | |
| 000 | 01409nam0 2200277 450 | |
| 001 | CAL 0120217179545 | |
| 005 | 20210603141439.8 | |
| 010 | @a978-7-301-32118-8@dCNY69.00 | |
| 100 | @a20210603d2021 em y0chiy0120 ea | |
| 101 | 0 | @achi |
| 102 | @aCN@b110000 | |
| 105 | @aa a 000yy | |
| 106 | @ar | |
| 200 | 1 | @a空间建构@Akong jian jian gou@f宋扬著 |
| 210 | @a北京@c北京大学出版社@d2021.04 | |
| 215 | @a188页@c图@d29cm | |
| 300 | @a浙江省“十三五”规划新形态教材 浙江省首批省一流课程认定课程 此书受浙江工业大学校级重点教材、省级“十三五”规划新形态教材经费资助 | |
| 314 | @a宋扬,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高级工程师。 | |
| 320 | @a有书目 (第186页) | |
| 330 | @a本书以作者从2001年至今在中央美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北方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院校的空间建构系列课堂教学实践的十余项课题为主线, 阐述“用手工模型的方式思考”的教学主旨, 并呈现相关课堂的个人教学思考与原创课程作品, 内容包括从设计作品中理解空间所蕴含的形式美感、空间构成视觉元素及设计表现、课题训练的序列设定、相关空间造型基础课程课题实践四个部分。本书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展示作者的教学思路与成果, 由浅至深地展示作者在教学一线实践完成的空间训练课题, 并提供相关的视频资料。 | |
| 333 | @a北大社高等院校艺术与设计类专业“互联网+”创新规划教材 | |
| 606 | 0 | @a空间@Akong jian@x建筑设计@x高等学校@j教材 |
| 690 | @aTU201@v5 | |
| 701 | 0 | @a宋扬@Asong yang@4著 |
| 801 | 0 | @aCN@b人天书店@c20210603 |
| 905 | @aTSG@b0001888@dTU201@eS786@f2 | |
| 空间建构/宋扬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04 |
| 188页:图;29cm |
| 浙江省“十三五”规划新形态教材 浙江省首批省一流课程认定课程 此书受浙江工业大学校级重点教材、省级“十三五”规划新形态教材经费资助.-使用对象:北大社高等院校艺术与设计类专业“互联网+”创新规划教材 |
| ISBN 978-7-301-32118-8:CNY69.00 |
| 本书以作者从2001年至今在中央美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北方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院校的空间建构系列课堂教学实践的十余项课题为主线, 阐述“用手工模型的方式思考”的教学主旨, 并呈现相关课堂的个人教学思考与原创课程作品, 内容包括从设计作品中理解空间所蕴含的形式美感、空间构成视觉元素及设计表现、课题训练的序列设定、相关空间造型基础课程课题实践四个部分。本书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展示作者的教学思路与成果, 由浅至深地展示作者在教学一线实践完成的空间训练课题, 并提供相关的视频资料。 |
| ● |
| 相关链接 |
|
|
|
正题名:空间建构
索取号:TU201/S786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1549506 | 215495060 | 建筑库101/101建筑库 35排3列2层/ [索取号:TU201/S786] | 在馆 | |
| 2 | 1549507 | 215495079 | 建筑库101/101建筑库 35排3列2层/ [索取号:TU201/S786]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