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诗的九重门
|
|
作者: | 赫斯菲尔德 著 ;邓宁立 译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23 |
|
页数: | 306页 | |
开本: | 21cm | |
丛书名: | 诗歌课书系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I106.2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诗歌评论--shi ge ping lun--世界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100-22694-3 |
000 | 02378cam 2200349 450 | |
001 | CAL 012023137286 | |
005 | 20251007115311.23 | |
010 | @a978-7-100-22694-3@dCNY88.00 | |
099 | @aCAL 012023137286 | |
100 | @a20231122d2023 em y0chiy0120 ea | |
101 | 0 | @achi@ceng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y z 000yy | |
106 | @ar | |
200 | 1 | @a诗的九重门@Ashi de jiu zhong men@e如何进入诗歌的心灵世界@f(美) 简·赫斯菲尔德著@g邓宁立译 |
210 | @a北京@c商务印书馆@d2023 | |
215 | @a306页@d21cm | |
225 | 2 | @a诗歌课书系@Ashi ge ke shu xi@v03 |
300 | @a纸上造物playbook | |
312 | @a英文题名取自版权页 | |
314 | @a简·赫斯菲尔德 (Jane Hirshfield), 当代美国女诗人、散文家、翻译家。1953年出生于纽约, 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已出版九部诗集《之后》《来吧, 小偷》《美》等, 两部散文集《诗的九重门: 如何进入诗歌的心灵世界》《十扇窗: 伟大的诗歌如何改变世界》, 另有多部日本诗歌集的编选和翻译作品。曾入围全美国家书评界图书奖、T.S.艾略特奖,获全美诗歌中心图书奖、北加州图书奖、美国诗人学院奖、美国国家艺术基金奖等。 | |
330 | @a美国当代著名诗人简·赫斯菲尔德第一部诗学散文集, 也是其代表作之一。从诗的创作源泉——心灵开始, 讲心流, 讲心灵的专注, 由此探讨一种如何充分表达自我, 同时又开放包容、让自我融入万物、融入世界乃至入“一”的诗艺。随后, 阐释了独创性、翻译、语言策略、口头记忆、写作与生命阈限等八个不同侧面, 共同构成通往诗歌殿堂的九重门, 进而进入诗歌的心灵世界。“诗是对存在的澄清与放大。”赫斯菲尔德如此开篇。故此, 她讲诗, 讲的并非只是诗的本质, 同样讲的也是心灵的本质、感知的本质、体验的本质。她阐明的不仅是诗艺, 也是生活的艺术, 如何通过诗歌来唤醒我们, 如何敏感、优美、聪慧、热情、通透地生活。能够进入诗心的人, 也将能够深入生命, 紧紧拥抱, 而不是与之疏离。所有这些不是纯粹理论的演绎, 更多是对具体诗人、诗作的细读。在此, 古今不隔, 中外无间, 李白、杜甫、芭蕉、小野小町、米沃什、狄金森、无名的游吟诗人、佚名的歌者, 在他们的诗歌书写中, 在他们欢愉悲苦的时刻, 在灵魂洞开的刹那, 是如一的, 迸发一样的光辉。 | |
410 | 0 | @12001 @a诗歌课书系@v03 |
500 | 10 | @aNine gates : entering the mind of poetry@mchinese |
517 | 1 | @a如何进入诗歌的心灵世界@Aru he jin ru shi ge de xin ling shi jie |
606 | 0 | @a诗歌评论@Ashi ge ping lun@y世界 |
690 | @aI106.2@v5 | |
701 | 1 | @a赫斯菲尔德@Ahe si fei er de@g(Hirshfield, Jane),@f1953-@4著 |
702 | 0 | @a邓宁立@Adeng ning li@4译 |
801 | 0 | @aCN@c20250919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I106.2@eH330@ZH330@f3 | |
998 | @aPUL | |
诗的九重门:如何进入诗歌的心灵世界/(美) 简·赫斯菲尔德著/邓宁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3 |
306页;21cm.-(诗歌课书系;03) |
纸上造物playbook |
ISBN 978-7-100-22694-3:CNY88.00 |
美国当代著名诗人简·赫斯菲尔德第一部诗学散文集, 也是其代表作之一。从诗的创作源泉——心灵开始, 讲心流, 讲心灵的专注, 由此探讨一种如何充分表达自我, 同时又开放包容、让自我融入万物、融入世界乃至入“一”的诗艺。随后, 阐释了独创性、翻译、语言策略、口头记忆、写作与生命阈限等八个不同侧面, 共同构成通往诗歌殿堂的九重门, 进而进入诗歌的心灵世界。“诗是对存在的澄清与放大。”赫斯菲尔德如此开篇。故此, 她讲诗, 讲的并非只是诗的本质, 同样讲的也是心灵的本质、感知的本质、体验的本质。她阐明的不仅是诗艺, 也是生活的艺术, 如何通过诗歌来唤醒我们, 如何敏感、优美、聪慧、热情、通透地生活。能够进入诗心的人, 也将能够深入生命, 紧紧拥抱, 而不是与之疏离。所有这些不是纯粹理论的演绎, 更多是对具体诗人、诗作的细读。在此, 古今不隔, 中外无间, 李白、杜甫、芭蕉、小野小町、米沃什、狄金森、无名的游吟诗人、佚名的歌者, 在他们的诗歌书写中, 在他们欢愉悲苦的时刻, 在灵魂洞开的刹那, 是如一的, 迸发一样的光辉。 |
● |
相关链接 |
![]() |
![]() |
![]() |
正题名:诗的九重门
索取号:I106.2/H330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637572 | 216375722 | 文学库108/ [索取号:I106.2/H330] | 在馆 | |
2 | 1637573 | 216375731 | 文学库108/ [索取号:I106.2/H330] | 在馆 | |
3 | 1637574 | 216375740 | 文学库108/ [索取号:I106.2/H330]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