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 题名: |
岩溶塌陷灾害监测技术
|
|
| 作者: | 蒋小珍 , 雷明堂 , 郑小战 著 | |
| 分册: | ||
| 出版信息: |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16.06 |
|
| 页数: | 197页 | |
| 开本: | 27cm | |
| 丛书名: | ||
| 单 册: | ||
| 中图分类: | P642.26 | |
| 科图分类: | ||
| 主题词: | 岩溶塌陷--yan rong ta xian--灾害--监测--研究 | |
| 电子资源: | ||
| ISBN: | 978-7-116-09685-1 | |
| 000 | 01367nam0 2200277 450 | |
| 001 | 012018001556 | |
| 010 | @a978-7-116-09685-1@b精装@dCNY98.00 | |
| 100 | @a20170227d2016 em y0chiy50 ea | |
| 101 | 0 | @achi |
| 102 | @aCN@b110000 | |
| 105 | @aak a 000yy | |
| 106 | @ar | |
| 200 | 1 | @a岩溶塌陷灾害监测技术@Ayan rong ta xian zai hai jian ce ji shu@f蒋小珍 ... [等] 著@Fjiang xiao zhen ... [deng] zhu |
| 210 | @a北京@c地质出版社@d2016.06 | |
| 215 | @a197页@c彩图@d27cm | |
| 300 | @a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 |
| 304 | @a题名页题: 蒋小珍, 雷明堂, 郑小战, 管振德, 潘宗源等著 | |
| 320 | @a有书目 (第197页) | |
| 330 | @a本书介绍了我国岩溶塌陷灾害的分布规律、国内外岩溶塌陷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广泛应用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岩溶塌陷光电传感监测技术、岩溶管道裂隙系统中水气压力监测技术及地质雷达隐伏岩溶土洞监测技术) 的使用技术规程; 通过3个典型岩溶塌陷强发育区实例 (分别代表采矿工程、城市基础工程施工、极端气候事件等3种成因的岩溶塌陷), 详细展示了3个典型岩溶塌陷监测站的研究成果, 并展望岩溶塌陷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向。 | |
| 606 | 0 | @a岩溶塌陷@Ayan rong ta xian@x灾害@x监测@x研究 |
| 690 | @aP642.26@v5 | |
| 701 | 0 | @a蒋小珍@Ajiang xiao zhen@4著 |
| 701 | 0 | @a雷明堂@Alei ming tang@4著 |
| 701 | 0 | @a郑小战@Azheng xiao zhan@4著 |
| 801 | 0 | @aCN@c20180817 |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b21357433-34@dP642.26@eJ599@f2 | |
| 岩溶塌陷灾害监测技术/蒋小珍 ... [等] 著.-北京:地质出版社,2016.06 |
| 197页:彩图;27cm |
| 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
| ISBN 978-7-116-09685-1(精装):CNY98.00 |
| 本书介绍了我国岩溶塌陷灾害的分布规律、国内外岩溶塌陷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广泛应用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岩溶塌陷光电传感监测技术、岩溶管道裂隙系统中水气压力监测技术及地质雷达隐伏岩溶土洞监测技术) 的使用技术规程; 通过3个典型岩溶塌陷强发育区实例 (分别代表采矿工程、城市基础工程施工、极端气候事件等3种成因的岩溶塌陷), 详细展示了3个典型岩溶塌陷监测站的研究成果, 并展望岩溶塌陷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向。 |
| ● |
| 相关链接 |
|
|
|
正题名:岩溶塌陷灾害监测技术
索取号:P642.26/J599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1357433 | 213574336 | 自科库401/401自科库 129排2列1层/ [索取号:P642.26/J599] | 在馆 | |
| 2 | 1357434 | 213574345 | 自科库401/401自科库 129排2列1层/ [索取号:P642.26/J599]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