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 题名: |
呼伦贝尔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设研究报告
|
|
| 作者: | 秦大河, 主编 | |
| 分册: |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6.08 |
|
| 页数: | 261页 | |
| 开本: | 26cm | |
| 丛书名: | 地方智库报告 | |
| 单 册: | ||
| 中图分类: | X321.226.3 | |
| 科图分类: | ||
| 主题词: | 生态区--sheng tai qu--生态环境建设--研究--呼伦贝尔市 | |
| 电子资源: | ||
| ISBN: | 978-7-5161-8882-8 | |
| 000 | 01427nam 2200265 450 | |
| 001 | 012017000735 | |
| 010 | @a978-7-5161-8882-8@dCNY65.00 | |
| 100 | @a20161021d2016 em y0chiy50 ea | |
| 101 | 0 | @achi |
| 102 | @aCN@b110000 | |
| 105 | @aabk a 000yy | |
| 106 | @ar | |
| 200 | 1 | @a呼伦贝尔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设研究报告@Ahu lun bei er guo jia sheng tai bao hu zong he shi yan qu jian she yan jiu bao gao@f秦大河主编@Fqin da he zhu bian |
| 210 | @a北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d2016.08 | |
| 215 | @a261页@c彩图, 地图@d26cm | |
| 225 | 2 | @a地方智库报告@Adi fang zhi ku bao gao |
| 314 | @a秦大河, 1947年1月出生于甘肃省兰州市, 地理学家, 中共党员,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院士。 | |
| 320 | @a有书目 (第257-261页) | |
| 330 | @a本书通过实地调研和翔实的文献资料, 系统分析了呼伦贝尔生态系统保护的基础和现状, 综合分析了呼伦贝尔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运用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生态功能区划思路, 提出了呼伦贝尔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不同功能区的生态保护工程规划和生态产业发展思路。该研究旨在有力推进呼伦贝尔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设进程, 有效巩固和提升呼伦贝尔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最终将为中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践提供方向。 | |
| 410 | 0 | @12001 @a地方智库报告 |
| 606 | 0 | @a生态区@Asheng tai qu@x生态环境建设@x研究@y呼伦贝尔市 |
| 690 | @aX321.226.3@v5 | |
| 701 | 0 | @a秦大河,@Aqin da he@f1947-@4主编 |
| 801 | 0 | @aCN@c20170808 |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b21321356@dX321.226.3@eQ392@f1 | |
| 呼伦贝尔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设研究报告/秦大河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08 |
| 261页:彩图, 地图;26cm.-(地方智库报告) |
| ISBN 978-7-5161-8882-8:CNY65.00 |
| 本书通过实地调研和翔实的文献资料, 系统分析了呼伦贝尔生态系统保护的基础和现状, 综合分析了呼伦贝尔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运用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生态功能区划思路, 提出了呼伦贝尔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不同功能区的生态保护工程规划和生态产业发展思路。该研究旨在有力推进呼伦贝尔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设进程, 有效巩固和提升呼伦贝尔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最终将为中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践提供方向。 |
| ● |
| 相关链接 |
|
|
|
正题名:呼伦贝尔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设研究报
索取号:X321.226.3/Q392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1321356 | 213213565 | 自科库501/501自科库 66排1列4层/ [索取号:X321.226.3/Q392]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