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回到教育的未来
|
|
作者: | ;王淑琦 , 窦卫霖 , 张悦晨 译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编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22.03 |
|
页数: | 108页 | |
开本: | 24cm | |
丛书名: | OECD教育研究与创新系列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G4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学校教育--xue xiao jiao yu--研究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720-1259-4 |
000 | 01840nam 2200325 450 | |
001 | 27838 | |
005 | 20221008104433.84 | |
010 | @a978-7-5720-1259-4@dCNY46.00 | |
100 | @a20220409d2022 em y0chiy50 ea | |
101 | 1 | @achi |
102 | @aCN@b310000 | |
105 | @aa a 000yy | |
200 | 1 | @a回到教育的未来@Ahui dao jiao yu de wei lai@eOECD关于学校教育的四种图景@d= Back to the future of education@efour OECD scenarios for schooling@f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编@g窦卫霖, 张悦晨, 王淑琦译@zeng |
210 | @a上海@c上海教育出版社@d2022.03 | |
215 | @a108页@c图@d24cm | |
225 | 2 | @aOECD教育研究与创新系列@AOECD jiao yu yan jiu yu chuang xin xi lie |
306 | @a由OECD授权出版 | |
320 | @a有书目 | |
330 | @a本书以多元化的思维方法和视角对未来教育进行了描绘、想象, 设想了未来教育的四种图景: 学校教育扩展: 接受正规教育的人数持续增加。国际合作和技术进步支持更加个性化的学习, 然而学校教育的结构和过程仍然存在。教育外包: 随着社会更加直接地参与到公民教育中, 传统的学校教育系统也随之瓦解。学习通过更加多样化、私有化和灵活的安排进行, 数字技术是关键的驱动因素。学校作为学习中心: 学校依然存在, 但多样化和实验是常态。拆除学校“围墙”, 将学校与社区联系起来, 有利于不断改变学习、公民参与和社会创新的形式。无边界学习: 教育随时随地都在进行。当社会完全依靠机器力量时, 正规学习和非正规学习也就没有区分了。 | |
410 | 0 | @12001 @aOECD教育研究与创新系列 |
510 | 1 | @aBack to the future of education@efour OECD scenarios for schoolin@zeng |
517 | 1 | @aOECD关于学校教育的四种图景@AOECD guan yu xue xiao jiao yu de si zhong tu jing |
606 | 0 | @a学校教育@Axue xiao jiao yu@x研究 |
690 | @aG4@v5 | |
702 | 0 | @a王淑琦@Awang shu qi@4译 |
702 | 0 | @a窦卫霖@Adou wei lin@4译 |
702 | 0 | @a张悦晨@Azhang yue chen@4译 |
711 | 02 | @a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Ajing ji he zuo yu fa zhan zu zhi@4编 |
801 | 0 | @aCN@c20220910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G4@eW350@f2 | |
回到教育的未来:OECD关于学校教育的四种图景= Back to the future of education:four OECD scenarios for schooling/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编/窦卫霖, 张悦晨, 王淑琦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2.03 |
108页:图;24cm.-(OECD教育研究与创新系列) |
ISBN 978-7-5720-1259-4:CNY46.00 |
本书以多元化的思维方法和视角对未来教育进行了描绘、想象, 设想了未来教育的四种图景: 学校教育扩展: 接受正规教育的人数持续增加。国际合作和技术进步支持更加个性化的学习, 然而学校教育的结构和过程仍然存在。教育外包: 随着社会更加直接地参与到公民教育中, 传统的学校教育系统也随之瓦解。学习通过更加多样化、私有化和灵活的安排进行, 数字技术是关键的驱动因素。学校作为学习中心: 学校依然存在, 但多样化和实验是常态。拆除学校“围墙”, 将学校与社区联系起来, 有利于不断改变学习、公民参与和社会创新的形式。无边界学习: 教育随时随地都在进行。当社会完全依靠机器力量时, 正规学习和非正规学习也就没有区分了。 |
● |
相关链接 |
![]() |
![]() |
![]() |
正题名:回到教育的未来
索取号:G4/W350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580263 | 215802638 | 社科库409/409社科库 120排4列5层/ [索取号:G4/W350] | 在馆 | |
2 | 1580264 | 215802647 | 社科库409/409社科库 120排4列5层/ [索取号:G4/W350]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