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本馆介绍
  • 公告通知
  • 最新文献
  • 馆藏检索
  • 电子资源
  • 读者导购
  • 参考咨询
  • CALIS
  • 我的图书馆
  • 登录
  • 详细信息显示
  • 放入我的书架
  • 预约/预借图书
  • 作者相关作品
  • 分类相关作品
  • 丛书相关作品
  • 出版社相关作品

书目信息

  • 表格格式
  • 工作单格式
  • 卡片格式
题名:
宗璞论
    
 
作者: 何英 著
分册:  
出版信息: 北京   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  2024
页数: 261页
开本: 21cm
丛书名: 中国当代作家论
单 册:
中图分类: I206.7
科图分类:
主题词:
电子资源:
ISBN: 978-7-5212-2498-6
 
 
 
 
 
000 01369oam2 2200265 450
001 01214901
005 20250925220422.12
010    @a978-7-5212-2498-6@dCNY46.00
100    @a20241206d2024 em y0chiy0120 ea
101 0  @achi
102    @aCN@b110000
105    @ay z 000yy
106    @ar
200 1  @a宗璞论@9zong pu lun@f何英著
210    @a北京@c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4
215    @a261页@d21cm
225 2  @a中国当代作家论@h第三辑
314    @a何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博士,一级作家,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作协会员。现供职湖州学院。
330    @a本书以宗璞作品为研究内容,包括宗璞前期、中期创作的主体置入方式,知识分子的漂泊与守望,宗璞作品的美学精神,以及《野葫芦引》的叙事分析和宗璞创作的晚期风格等形式与意义方面的问题。第一章以宗璞前期、中期五个中短篇小说为切入点,探讨了1956年末到1970年代末宗璞创作的主体置入方式。第二章通过对宗璞创作的人物与主题的分析,揭示出她创作的心理原型,即知识分子的漂泊与守望。第三章结合语言学方法,具体到声韵、格律的阐释,纵深探究宗璞创作的美学精神与文学风格。第四章、第五章,对《野葫芦引》“四记”进行整体、系统的叙事研究。第六章以西奥多·阿多诺等的“晚期风格”理论为参照系,结合中国传统关于老年写作的论述,阐发宗璞创作的晚期风格。
461  0 @12001 @a中国当代作家论
600  0 @a宗璞@x作家评论
690    @aI206.7@v5
701  0 @a何英@9he ying@4著
801  0 @aCN@c20250909
905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I206.7@eZ959@ZZ959@f1
    
    宗璞论/何英著.-北京: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2024
    261页;21cm.-(中国当代作家论.第三辑)
    
    
    ISBN 978-7-5212-2498-6:CNY46.00
    本书以宗璞作品为研究内容,包括宗璞前期、中期创作的主体置入方式,知识分子的漂泊与守望,宗璞作品的美学精神,以及《野葫芦引》的叙事分析和宗璞创作的晚期风格等形式与意义方面的问题。第一章以宗璞前期、中期五个中短篇小说为切入点,探讨了1956年末到1970年代末宗璞创作的主体置入方式。第二章通过对宗璞创作的人物与主题的分析,揭示出她创作的心理原型,即知识分子的漂泊与守望。第三章结合语言学方法,具体到声韵、格律的阐释,纵深探究宗璞创作的美学精神与文学风格。第四章、第五章,对《野葫芦引》“四记”进行整体、系统的叙事研究。第六章以西奥多·阿多诺等的“晚期风格”理论为参照系,结合中国传统关于老年写作的论述,阐发宗璞创作的晚期风格。
●
相关链接 在E读中查询图书 在当当中查询图书 在豆瓣中查询图书


正题名:宗璞论     索取号:I206.7/Z959         预约/预借

序号 登录号 条形码 馆藏地/架位号 状态 备注
1 1632629   216326296   文学库108/ [索取号:I206.7/Z959] 在馆    
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 欢迎您!
大连网信软件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