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 题名: |
壮心集
|
|
| 作者: | 项海帆, 著 | |
| 分册: | ||
| 出版信息: |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4 |
|
| 页数: | 328页, [12] 页图版 | |
| 开本: | 30cm | |
| 丛书名: | ||
| 单 册: | ||
| 中图分类: | U44-53 | |
| 科图分类: | ||
| 主题词: | 土木工程--Tu Mu Gong Cheng--文集 , 桥梁工程--Qiao Liang Gong Cheng--文集 | |
| 电子资源: | ||
| ISBN: | 978-7-5608-5714-5 | |
| 000 | 01386nam0 2200289 450 | |
| 001 | 0100004660 | |
| 010 | @a978-7-5608-5714-5@b精装@dCNY129.00 | |
| 100 | @a20150401d2014 em y0chiy50 ea | |
| 101 | 0 | @achi@aeng |
| 102 | @aCN@b310000 | |
| 105 | @aacfka 000yy | |
| 106 | @ar | |
| 200 | 1 | @a壮心集@AZhuang Xin Ji@e项海帆论文集@e2000-2014@f项海帆著 |
| 210 | @a上海@c同济大学出版社@d2014 | |
| 215 | @a328页, [12] 页图版@c图 (部分彩图), 肖像@d30cm | |
| 300 | @a本书承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资助出版 | |
| 314 | @a项海帆 (1935-),男,原籍浙江省杭州市。1958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桥梁专业(研究生),现任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荣誉资深教授、名誉院长,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 | |
| 320 | @a有书目 | |
| 330 | @a本书共分成“思考与回眸篇”、“关注与进展篇”、“综述与展望篇”、“序言与书评篇”、“前言与后记篇”和“怀念篇”等6部分、80篇文章,系统地汇集了项海帆院士在2000-2014年间的学术论文,为他人著作所作的序言与书评、前言与后记,以及怀念文章,既对中国土木工程学科桥梁工程学科的历史进程进行了全面回顾,又对学科及工程界的战略发展技术重点进行了系统思考总结和展望。 | |
| 517 | 1 | @a项海帆论文集@AXiang Hai Fan Lun Wen Ji |
| 586 | @a | |
| 606 | 0 | @a土木工程@ATu Mu Gong Cheng@j文集 |
| 606 | 0 | @a桥梁工程@AQiao Liang Gong Cheng@j文集 |
| 690 | @aU44-53@v5 | |
| 701 | 0 | @a项海帆,@AXiang Hai Fan@f1935-@4著 |
| 801 | 0 | @aCN@c20150827 |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U44-53@eX284 | |
| 壮心集:项海帆论文集:2000-2014/项海帆著.-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4 |
| 328页, [12] 页图版:图 (部分彩图), 肖像;30cm |
| 本书承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资助出版 |
| ISBN 978-7-5608-5714-5(精装):CNY129.00 |
| 本书共分成“思考与回眸篇”、“关注与进展篇”、“综述与展望篇”、“序言与书评篇”、“前言与后记篇”和“怀念篇”等6部分、80篇文章,系统地汇集了项海帆院士在2000-2014年间的学术论文,为他人著作所作的序言与书评、前言与后记,以及怀念文章,既对中国土木工程学科桥梁工程学科的历史进程进行了全面回顾,又对学科及工程界的战略发展技术重点进行了系统思考总结和展望。 |
| ● |
| 相关链接 |
|
|
|
正题名:壮心集
索取号:U44-53/X284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1178852 | 211788528 | 自科库501/501自科库 83排2列5层/ [索取号:U44-53/X284]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