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缘起性空
|
|
作者: | 李宁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24.08 |
|
页数: | 152页 | |
开本: | 25cm | |
丛书名: | 走向平衡系列丛书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TU-092.2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古建筑--gu jian zhu--建筑艺术--研究--中国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112-30133-1 |
000 | 01621nam 2200277 450 | |
001 | 91384 | |
005 | 20250816205948.15 | |
010 | @a978-7-112-30133-1@dCNY138.00 | |
100 | @a20240904d2024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a a 000yy | |
106 | @ar | |
200 | 1 | @a缘起性空@Ayuan qi xing kong@e传统建筑聚落及其节点辑读@f李宁著 |
210 | @a北京@c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d2024.08 | |
215 | @a152页@c彩图@d25cm | |
225 | 2 | @a走向平衡系列丛书@Azou xiang ping heng xi lie cong shu |
320 | @a有书目 (第151页) | |
330 | @a与传统文学、书画、音乐等文化载体一样, 传统建筑聚落同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建筑聚落或依山而建, 扼山麓、山坞、山隘之咽喉 ; 或傍水而筑, 握河曲、渡口、汊流之要冲。每一处基地都有独特的地形、地貌、气候、土质、植被及水文等状况, 传统建筑聚落的生成与演变诠释了营造者独到地结合所处基地环境、运用环境空间概念去构筑人居环境的过程, 记录着特定水土中的人类生活印迹。对于经历了岁月沧桑而成为环境景观一部分的传统聚落来说, 自有它作为环境的部件而延续下来的缘由。辑读传统建筑聚落及其节点, 发掘其变与不变中具有恒久生命力的因素, 分析其中蕴含的情与理、技与艺、法与象并使之融入人们的现代生活, 正是探索适宜现代人居环境发展模式的有效途径。本书力求通过直观的图像让读者在品析中有所体悟, 以期对建筑学及相关专业的课程教学和当下相关建筑设计有所借鉴与帮助。 | |
410 | 0 | @12001 @a走向平衡系列丛书 |
517 | 1 | @a传统建筑聚落及其节点辑读@Achuan tong jian zhu ju luo ji qi jie dian ji du |
606 | 0 | @a古建筑@Agu jian zhu@x建筑艺术@x研究@y中国 |
690 | @aTU-092.2@v5 | |
701 | 0 | @a李宁@Ali ning@4著 |
801 | 0 | @aCN@c20250909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TU-092.2@eL222@f1 | |
缘起性空:传统建筑聚落及其节点辑读/李宁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4.08 |
152页:彩图;25cm.-(走向平衡系列丛书) |
ISBN 978-7-112-30133-1:CNY138.00 |
与传统文学、书画、音乐等文化载体一样, 传统建筑聚落同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建筑聚落或依山而建, 扼山麓、山坞、山隘之咽喉 ; 或傍水而筑, 握河曲、渡口、汊流之要冲。每一处基地都有独特的地形、地貌、气候、土质、植被及水文等状况, 传统建筑聚落的生成与演变诠释了营造者独到地结合所处基地环境、运用环境空间概念去构筑人居环境的过程, 记录着特定水土中的人类生活印迹。对于经历了岁月沧桑而成为环境景观一部分的传统聚落来说, 自有它作为环境的部件而延续下来的缘由。辑读传统建筑聚落及其节点, 发掘其变与不变中具有恒久生命力的因素, 分析其中蕴含的情与理、技与艺、法与象并使之融入人们的现代生活, 正是探索适宜现代人居环境发展模式的有效途径。本书力求通过直观的图像让读者在品析中有所体悟, 以期对建筑学及相关专业的课程教学和当下相关建筑设计有所借鉴与帮助。 |
● |
相关链接 |
![]() |
![]() |
![]() |
正题名:缘起性空
索取号:TU-092.2/L222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625346 | 216253462 | 建筑库101/ [索取号:TU-092.2/L222]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