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汉唐文化设计基因
|
|
作者: | 王伟伟 , 杨晓燕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长春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20.01 |
|
页数: | 310页 | |
开本: | 24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K220.3 , J06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文化史--wen hua shi--研究--中国--古代 , 艺术--yi shu--设计--研究--中国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692-5639-0 |
000 | 01588nam0 2200277 450 | |
001 | 2032535458 | |
005 | 20201106090237.50 | |
010 | @a978-7-5692-5639-0@dCNY88.00 | |
100 | @a20200323d2020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220000 | |
105 | @ay a 000yy | |
200 | 1 | @a汉唐文化设计基因@Ahan tang wen hua she ji ji yin@f王伟伟, 杨晓燕著 |
210 | @a长春@c吉林大学出版社@d2020.01 | |
215 | @a310页@d24cm | |
314 | @a王伟伟, 博士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产品设计教研室教师。杨晓燕, 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教研室教师。 | |
320 | @a有书目 (第302-310页) | |
330 | @a本书主要围绕隐含在汉唐文化中的设计基因的提取与设计应用展开, 在深入研究汉唐文化背景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 通过定量分析和定性感知相结合的方法, 探究汉唐文化设计基因的形成脉络及其存在形式, 找寻隐藏在背后的共性因子, 构建汉唐文化设计基因提取方法模型, 提取凝结于汉唐文化之中的特色设计因子, 并将其可视化 ; 在此基础上, 研究基于形状文法的汉唐文化设计基因应用方法和创意设计方法, 实现文化特色设计因子与现代流行元素的有机融合 ; 最后, 结合深入的用户研究与产品研究结论, 开发出既富含文化韵味又不失流行性, 既好看又好用的文化创意产品, 进而使枯燥的历史文化与抽象的地域文化更具吸引力, 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和特色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高层次消费。 | |
606 | 0 | @a文化史@Awen hua shi@x研究@y中国@z古代 |
606 | 0 | @a艺术@Ayi shu@x设计@x研究@y中国 |
690 | @aK220.3@v5 | |
690 | @aJ06@v5 | |
701 | 0 | @a王伟伟@Awang wei wei@4著 |
701 | 0 | @a杨晓燕@Ayang xiao yan@4著 |
801 | 0 | @aCN@b人天书店@c20200926 |
905 | @aZUCC@dK220.3@eW377 | |
汉唐文化设计基因/王伟伟, 杨晓燕著.-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20.01 |
310页;24cm |
ISBN 978-7-5692-5639-0:CNY88.00 |
本书主要围绕隐含在汉唐文化中的设计基因的提取与设计应用展开, 在深入研究汉唐文化背景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 通过定量分析和定性感知相结合的方法, 探究汉唐文化设计基因的形成脉络及其存在形式, 找寻隐藏在背后的共性因子, 构建汉唐文化设计基因提取方法模型, 提取凝结于汉唐文化之中的特色设计因子, 并将其可视化 ; 在此基础上, 研究基于形状文法的汉唐文化设计基因应用方法和创意设计方法, 实现文化特色设计因子与现代流行元素的有机融合 ; 最后, 结合深入的用户研究与产品研究结论, 开发出既富含文化韵味又不失流行性, 既好看又好用的文化创意产品, 进而使枯燥的历史文化与抽象的地域文化更具吸引力, 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和特色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高层次消费。 |
● |
相关链接 |
![]() |
![]() |
![]() |
正题名:汉唐文化设计基因
索取号:K220.3/W377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481354 | 214813549 | 社科库309/309社科库 32排4列1层/ [索取号:K220.3/W377] | 在馆 | |
2 | 1481367 | 214813674 | 社科库309/309社科库 32排4列1层/ [索取号:K220.3/W377]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