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区域生态补偿的基础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
|
作者: | 丁四保 , 王昱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0 |
|
页数: | 222页 | |
开本: | 26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X321.2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区域--ou yu--生态环境--补偿性财政政策--研究--中国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03-026514-2 |
000 | 01431nam 2200253 450 | |
001 | 0100001036 | |
010 | @a978-7-03-026514-2@dCNY42.00 | |
100 | @a20100512d2010 ekmy0chiy050 e 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abk a 000yy | |
106 | @ar | |
200 | 1 | @a区域生态补偿的基础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Aou yu shen tai bu chang de ji chu li lun yu shi jian wen ti yan jiu@f丁四保, 王昱著 |
210 | @a北京@c科学出版社@d2010 | |
215 | @a222页@c图, 地图@d26cm | |
320 | @a有书目 (第2218-222页) | |
330 | @a本书提出区域生态补偿的问题,即关注“区域”在生态补偿问题中的角色,通过生态补偿的手段来协调区域关系。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区域生态补偿”问题,对生态补偿的概念、涵义、认识脉络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人—地关系”视角下对生态补偿的本质的理解。第二部分着重于区域生态补偿的基础理论探讨,核心问题是“区域外部性”,认为在自然环境区域系统与经济区域系统之间存在着“冲突”,并形成事实上的区域产权,导致区域之间生态、环境和经济利益的失衡。第三部分着重于对实践问题的探讨,对我国的区域制度,以及在这一制度背景下,区域生态补偿的难点问题及其应对思路展开探讨。本书还根据“补偿”的思路,形成一个包括财政、产业、投资、土地、环境和人口等多个工具在内的补偿政策体系。 | |
606 | 0 | @a区域@Aou yu@x生态环境@x补偿性财政政策@x研究@y中国 |
690 | @aX321.2@v4 | |
701 | 0 | @a丁四保@Ading si bao@4著 |
701 | 0 | @a王昱@Awang yu@4著 |
801 | 0 | @aCN@c20100511 |
901 | @a00 | |
905 | @b21000529-31@dX321.2@eD560@fX321.2/D560 | |
区域生态补偿的基础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丁四保, 王昱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
222页:图, 地图;26cm |
ISBN 978-7-03-026514-2:CNY42.00 |
本书提出区域生态补偿的问题,即关注“区域”在生态补偿问题中的角色,通过生态补偿的手段来协调区域关系。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区域生态补偿”问题,对生态补偿的概念、涵义、认识脉络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人—地关系”视角下对生态补偿的本质的理解。第二部分着重于区域生态补偿的基础理论探讨,核心问题是“区域外部性”,认为在自然环境区域系统与经济区域系统之间存在着“冲突”,并形成事实上的区域产权,导致区域之间生态、环境和经济利益的失衡。第三部分着重于对实践问题的探讨,对我国的区域制度,以及在这一制度背景下,区域生态补偿的难点问题及其应对思路展开探讨。本书还根据“补偿”的思路,形成一个包括财政、产业、投资、土地、环境和人口等多个工具在内的补偿政策体系。 |
● |
相关链接 |
![]() |
![]() |
![]() |
正题名:区域生态补偿的基础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索取号:X321.2/D560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000529 | 210005297 | 自科库501/501自科库 95排2列4层/ [索取号:X321.2/D560] | 在馆 | |
2 | 1000530 | 210005304 | 自科二线400A/400A自科库 28排2列2层/ [索取号:X321.2/D560] | 在馆 | |
3 | 1000531 | 210005313 | 自科二线400A/400A自科库 35排3列1层/ [索取号:X321.2/D560]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