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 题名: |
西北内陆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
|
| 作者: | 张惠 , 尚海洋 , 张志强 编著 | |
| 分册: | ||
| 出版信息: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7.07 |
|
| 页数: | 284页, [15] 页图版 | |
| 开本: | 26cm | |
| 丛书名: | ||
| 单 册: | ||
| 中图分类: | X522 | |
| 科图分类: | ||
| 主题词: | 内陆水域--nei lu shui yu--河流--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研究--西北地区 | |
| 电子资源: | ||
| ISBN: | 978-7-03-053233-6 | |
| 000 | 01390nam0 2200265 450 | |
| 001 | 012017000200 | |
| 010 | @a978-7-03-053233-6@dCNY98.00 | |
| 100 | @a20170901d2017 em y0chiy50 ea | |
| 101 | 0 | @achi |
| 102 | @aCN@b110000 | |
| 105 | @aabfka 000yy | |
| 106 | @ar | |
| 200 | 1 | @a西北内陆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Axi bei nei lu he liu yu sheng tai bu chang ji zhi yan jiu@e以石羊河为例@f张惠, 尚海洋, 张志强编著@Fzhang hui, shang hai yang, zhang zhi qiang bian zhu |
| 210 | @a北京@c科学出版社@d2017.07 | |
| 215 | @a284页, [15] 页图版@c图 (部分彩图), 地图@d26cm | |
| 320 | @a有书目 (第275-284页) | |
| 330 | @a本书在系统梳理生态补偿传统理论基础和理论发展之后, 开展流域生态补偿的生态工人机制设计与分析, 探讨该创新补偿机制的可行性及对当前生态补偿理论研究体系的补充与完善作用, 分析生态工人创新机制的理论必要性; 以石羊河流域为例, 揭示流域居民对生态工人机制的接受意愿, 分析影响生态工人机制接受、推广的主要因素; 设计典型的生态工人岗位, 确定流域住民对生态岗位的选择, 估算生态工人岗位工资水平, 分析生态工人创新机制实践的可行性。 | |
| 517 | 1 | @a以石羊河为例@Ayi shi yang he wei li |
| 606 | 0 | @a内陆水域@Anei lu shui yu@x河流@x生态环境@x补偿机制@x研究@y西北地区 |
| 690 | @aX522@v5 | |
| 701 | 0 | @a张惠@Azhang hui@4编著 |
| 701 | 0 | @a尚海洋@Ashang hai yang@4编著 |
| 701 | 0 | @a张志强@Azhang zhi qiang@4编著 |
| 801 | 0 | @aCN@c20170921 |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b21353738-39@dX522@eZ113@f2 | |
| 西北内陆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以石羊河为例/张惠, 尚海洋, 张志强编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07 |
| 284页, [15] 页图版:图 (部分彩图), 地图;26cm |
| ISBN 978-7-03-053233-6:CNY98.00 |
| 本书在系统梳理生态补偿传统理论基础和理论发展之后, 开展流域生态补偿的生态工人机制设计与分析, 探讨该创新补偿机制的可行性及对当前生态补偿理论研究体系的补充与完善作用, 分析生态工人创新机制的理论必要性; 以石羊河流域为例, 揭示流域居民对生态工人机制的接受意愿, 分析影响生态工人机制接受、推广的主要因素; 设计典型的生态工人岗位, 确定流域住民对生态岗位的选择, 估算生态工人岗位工资水平, 分析生态工人创新机制实践的可行性。 |
| ● |
| 相关链接 |
|
|
|
正题名:西北内陆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索取号:X522/Z113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1353738 | 213537387 | 期刊室512/501自科库 101排2列1层/ [索取号:X522/Z113] | 在馆 | |
| 2 | 1353739 | 213537396 | 自科库501/501自科库 101排2列1层/ [索取号:X522/Z113]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