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固态相变动力学模型与方法
|
|
作者: | 刘峰 , 宋韶杰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24.11 |
|
页数: | 274页 | |
开本: | 24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O414.13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固态相变--gu tai xiang bian--动力学模型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03-079787-2 |
000 | 01293nam0 2200265 450 | |
001 | 93602 | |
005 | 20250819132557.01 | |
010 | @a978-7-03-079787-2@dCNY198.00 | |
100 | @a20241204d2024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ak a 000yy | |
106 | @ar | |
200 | 1 | @a固态相变动力学模型与方法@Agu tai xiang bian dong li xue mo xing yu fang fa@f刘峰, 宋韶杰著 |
210 | @a北京@c科学出版社@d2024.11 | |
215 | @a274页@c图@d24cm | |
306 | @a西北工业大学精品学术著作培育项目资助出版 | |
320 | @a有书目 (第274页) | |
330 | @a对成分/工艺-组织-性能的准确定量理解是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亟待解决的共性基础性难题。从工业界而言, 控制固态相变而提升力学性能是经济需求牵引, 从科学界而言, 迫切需要精确描述相变, 并且认知和理解控制相变的关键过程。如何依赖相变热力学和相变动力学来获取可靠的、非经验的加工参量, 是物理冶金界发展的终极目标。本书试图总结金属材料加工成形中涉及的固态相变动力学模型及其方法的演化历史、阶段成果和存在问题, 旨在对固态相变动力学模型及方法进行全面系统的阐述, 最终服务于贯通成分/工艺-组织-性能的共性理论或规律。 | |
606 | 0 | @a固态相变@Agu tai xiang bian@x动力学模型 |
690 | @aO414.13@v5 | |
701 | 0 | @a刘峰@Aliu feng@4著 |
701 | 0 | @a宋韶杰@Asong shao jie@4著 |
801 | 0 | @aCN@c20250909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O414.13@eL612@f1 | |
固态相变动力学模型与方法/刘峰, 宋韶杰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24.11 |
274页:图;24cm |
ISBN 978-7-03-079787-2:CNY198.00 |
对成分/工艺-组织-性能的准确定量理解是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亟待解决的共性基础性难题。从工业界而言, 控制固态相变而提升力学性能是经济需求牵引, 从科学界而言, 迫切需要精确描述相变, 并且认知和理解控制相变的关键过程。如何依赖相变热力学和相变动力学来获取可靠的、非经验的加工参量, 是物理冶金界发展的终极目标。本书试图总结金属材料加工成形中涉及的固态相变动力学模型及其方法的演化历史、阶段成果和存在问题, 旨在对固态相变动力学模型及方法进行全面系统的阐述, 最终服务于贯通成分/工艺-组织-性能的共性理论或规律。 |
● |
相关链接 |
![]() |
![]() |
![]() |
正题名:固态相变动力学模型与方法
索取号:O414.13/L612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627560 | 216275607 | 自科库401/ [索取号:O414.13/L612]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