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中国“马达”
|
|
作者: | 葛希芝 著 ;马丹丹 译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5 |
|
页数: | 412页 | |
开本: | 21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C912.4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社会人类学--研究--中国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598-7375-0 |
000 | 01619nam0 2200313 450 | |
001 | 01060201 | |
005 | 20250911043200.2 | |
010 | @a978-7-5598-7375-0@b精装@dCNY89.00 | |
100 | @a20250115d2025 em y0chiy0120 ea | |
101 | 1 | @achi@ceng |
102 | @aCN@b450000 | |
105 | @ay az 000yy | |
106 | @ar | |
200 | 1 | @a中国“马达”@9zhong guo“ma da”@e“小资本主义”一千年(960-1949)@dChina's motor@ea thousand years of petty capitalism@f(美)葛希芝著@g马丹丹等译@zeng |
210 | @a桂林@c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5 | |
215 | @a412页@d21cm | |
314 | @a葛希芝,美国斯坦福大学人类学系荣休教授,主要研究中国社会阶层和性别关系,著有《年轻的手与被缚的足:追溯中国乡村缠足现象的消失》等。 | |
314 | @a马丹丹,女,人类学博士,现为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主攻人类学史。 | |
320 | @a有书目(第345-409页) | |
330 | @a本书作者认为,基于家族和市场进行的生产为“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它与国家运作的贡赋制生产方式之间的互动,形成了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即中国“马达”。通过对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分析,本书阐明了传统中国的社会结构,揭示“宗族”这一重要民间组织的形成与发展。同时,本书透过经济视角,分析了民间嫁娶习俗、信仰塑造、男女地位的地区性差异等文化现象,描绘出中国人依据现实世界构建的神鬼形象,揭示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 |
510 | 1 | @aChina's motor@ea thousand years of petty capitalism@zeng |
517 | 1 | @a“小资本主义”一千年(960-1949)@9“xiao zi ben zhu yi”yi qian nian(960-1949) |
586 | @a | |
606 | 0 | @a社会人类学@x研究@y中国 |
690 | @aC912.4@v5 | |
701 | 0 | @c(美)@a葛希芝@9ge xi zhi@c(Gates, Hill)@4著 |
702 | 0 | @a马丹丹@9ma dan dan@4译 |
801 | 0 | @aCN@c20250911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C912.4@ZG316@f1 | |
中国“马达”:“小资本主义”一千年(960-1949)=China's motor:a thousand years of petty capitalism/(美)葛希芝著/马丹丹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5 |
412页;21cm |
ISBN 978-7-5598-7375-0(精装):CNY89.00 |
本书作者认为,基于家族和市场进行的生产为“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它与国家运作的贡赋制生产方式之间的互动,形成了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即中国“马达”。通过对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分析,本书阐明了传统中国的社会结构,揭示“宗族”这一重要民间组织的形成与发展。同时,本书透过经济视角,分析了民间嫁娶习俗、信仰塑造、男女地位的地区性差异等文化现象,描绘出中国人依据现实世界构建的神鬼形象,揭示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
● |
相关链接 |
![]() |
![]() |
![]() |
正题名:中国"马达"
索取号:C912.4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636418 | 216364182 | 社科库509/ [索取号:C912.4]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