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乡村地域系统功能与乡村振兴路径
|
|
作者: | 刘玉 , 王介勇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23.09 |
|
页数: | xiv, 359页 | |
开本: | 21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TU982.29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乡村规划--xiang cun gui hua--研究--中国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100-21852-8 |
000 | 01571nam0 2200265 450 | |
001 | 2437614126 | |
010 | @a978-7-100-21852-8@dCNY78.00 | |
100 | @a20231020d2023 em y0chiy012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abk a 000yy | |
106 | @ar | |
200 | 1 | @a乡村地域系统功能与乡村振兴路径@Axiang cun di yu xi tong gong neng yu xiang cun zhen xing lu jing@f刘玉, 王介勇著 |
210 | @a北京@c商务印书馆@d2023.09 | |
215 | @axiv, 359页@c图, 地图@d21cm | |
314 | @a刘玉, 河北无极人,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区域农业与乡村发展、土地利用评价规划研究。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王介勇, 山东滕州人,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研究室副主任, 主要从事农业与乡村地理学研究。 | |
320 | @a有书目 (第320-359页) | |
330 | @a本书基于地理学、系统论、协同论等多学科交叉的视角, 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为指导, 系统阐述乡村地域功能的分类、评价分区、交互关系以及协同发展路径等, 研发了具有普适性的乡村地域多功能评价分析与查询展示系统; 揭示了全国地域多功能分异格局和演化特征, 并以大都市和传统农区为典型案例区, 开展乡村多功能的分类、权衡/协同关系及优化策略研究, 形成乡村地域系统功能与乡村振兴路径的研究思路和技术方法, 以期为乡村振兴发展、国土空间优化利用决策与实践提供科学参考。 | |
586 | @a | |
606 | 0 | @a乡村规划@Axiang cun gui hua@x研究@y中国 |
690 | @aTU982.29@v5 | |
701 | 0 | @a刘玉@Aliu yu@4著 |
701 | 0 | @a王介勇@Awang jie yong@4著 |
801 | 0 | @aCN@c20231020 |
905 | @dTU982.29@eL718@f1@sTU982.29/L718@S@Z | |
乡村地域系统功能与乡村振兴路径/刘玉, 王介勇著.-北京:商务印书馆,2023.09 |
xiv, 359页:图, 地图;21cm |
ISBN 978-7-100-21852-8:CNY78.00 |
本书基于地理学、系统论、协同论等多学科交叉的视角, 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为指导, 系统阐述乡村地域功能的分类、评价分区、交互关系以及协同发展路径等, 研发了具有普适性的乡村地域多功能评价分析与查询展示系统; 揭示了全国地域多功能分异格局和演化特征, 并以大都市和传统农区为典型案例区, 开展乡村多功能的分类、权衡/协同关系及优化策略研究, 形成乡村地域系统功能与乡村振兴路径的研究思路和技术方法, 以期为乡村振兴发展、国土空间优化利用决策与实践提供科学参考。 |
● |
相关链接 |
![]() |
![]() |
![]() |
正题名:乡村地域系统功能与乡村振兴路径
索取号:TU982.29/L718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21615243 | 216152437 | 建筑库201/201建筑库 59排2列5层/ [索取号:TU982.29/L718]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