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 题名: |
欧阳予倩
|
|
| 作者: | 谢敏 著 | |
| 分册: | ||
| 出版信息: |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21.11 |
|
| 页数: | 246页 | |
| 开本: | 23cm | |
| 丛书名: | 百年巨匠丛书 | |
| 单 册: | ||
| 中图分类: | K825.78 | |
| 科图分类: | ||
| 主题词: | ||
| 电子资源: | ||
| ISBN: | 978-7-5010-7288-0 | |
| 000 | 01418oam2 2200241 450 | |
| 001 | 011025154549 | |
| 005 | 20221025154549.0 | |
| 010 | @a978-7-5010-7288-0@dCNY59.80 | |
| 100 | @a20201004d2021 em y0chiy0120 ea | |
| 101 | 0 | @achi |
| 102 | @aCN@b110000 | |
| 105 | @aa z 000yb | |
| 106 | @ar | |
| 200 | 1 | @a欧阳予倩@Aou yang yu qian@f谢敏著 |
| 210 | @a北京@c文物出版社@d2021.11 | |
| 215 | @a246页@c图, 照片@d23cm | |
| 225 | 2 | @a百年巨匠丛书@Abai nian ju jiang cong shu@i话剧篇 |
| 330 | @a本书写的是欧阳予倩的戏剧人生。他童年看戏、扮演,青年在日本春柳社第一次登台,回国后以职业京戏演员身份在氍毹场上二十余载。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欧阳予倩在南通“更俗”,是他从台前到幕后转变的开始。囿于社会环境、现实条件制约,旧戏改革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欧阳予倩一生颠沛流离,在戏剧与影视两个领域游走,寻找发力点,不断尝试,不惧失败,跌倒再爬起。组织南京国民剧场、广东戏剧研究所,开展桂剧改革、领导西南剧展,新中国成立后主持中央戏剧学院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这些在今天看来仍然颇具规模和挑战的实践,是欧阳予倩百年前的探索。时光已经走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如今物质条件富足,科技、电子、交通、基础设施日新月异,每天都有新的技术出现和变化。然而,在丰厚物质条件的环境下,文化、精神方面却鲜有大的成果和突破。其中原委,也许值得每个人深思。 | |
| 410 | 0 | @12001 @a百年巨匠丛书 |
| 600 | 0 | @a欧阳予倩@Aou yang yu qian@f(1889-1962)@x传记 |
| 690 | @aK825.78@v5 | |
| 701 | 0 | @a谢敏@Axie min@4著 |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K825.78@eX455 | |
| 欧阳予倩/谢敏著.-北京:文物出版社,2021.11 |
| 246页:图, 照片;23cm.-(百年巨匠丛书.话剧篇) |
| ISBN 978-7-5010-7288-0:CNY59.80 |
| 本书写的是欧阳予倩的戏剧人生。他童年看戏、扮演,青年在日本春柳社第一次登台,回国后以职业京戏演员身份在氍毹场上二十余载。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欧阳予倩在南通“更俗”,是他从台前到幕后转变的开始。囿于社会环境、现实条件制约,旧戏改革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欧阳予倩一生颠沛流离,在戏剧与影视两个领域游走,寻找发力点,不断尝试,不惧失败,跌倒再爬起。组织南京国民剧场、广东戏剧研究所,开展桂剧改革、领导西南剧展,新中国成立后主持中央戏剧学院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这些在今天看来仍然颇具规模和挑战的实践,是欧阳予倩百年前的探索。时光已经走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如今物质条件富足,科技、电子、交通、基础设施日新月异,每天都有新的技术出现和变化。然而,在丰厚物质条件的环境下,文化、精神方面却鲜有大的成果和突破。其中原委,也许值得每个人深思。 |
| ● |
| 相关链接 |
|
|
|
正题名:欧阳予倩
索取号:K825.78/X455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1590799 | 215907990 | 社科库309/309社科库 54排6列4层/ [索取号:K825.78/X455] | 在馆 | |
| 2 | 1590814 | 215908141 | 社科库309/309社科库 54排6列4层/ [索取号:K825.78/X455]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