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 题名: |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
|
| 作者: | 莱考夫 , 约翰逊 著 ;何文忠 译 | |
| 分册: | ||
| 出版信息: |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5 |
|
| 页数: | 237页 | |
| 开本: | 23cm | |
| 丛书名: | 当代外国人文学术译丛 | |
| 单 册: | ||
| 中图分类: | H05 | |
| 科图分类: | ||
| 主题词: | 隐喻--研究 | |
| 电子资源: | ||
| ISBN: | 978-7-308-14317-2 | |
| 000 | 01166nam0 2200301 450 | |
| 001 | 2078158318 | |
| 005 | 20201108214246.23 | |
| 010 | @a978-7-308-14317-2@dCNY45.00 | |
| 090 | @aH05@blkf | |
| 096 | @aH05@blkf | |
| 100 | @a20150520d2015 em y0chiy0120 ea | |
| 101 | 1 | @achi@ceng |
| 102 | @aCN@b330000 | |
| 105 | @ay z 000yy | |
| 200 | 1 | @a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9wo men lai yi sheng cun de yin yu@dMetaphors we live by@f(美)乔治·莱考夫,(美)马克·约翰逊著@g何文忠译@zeng |
| 210 | @a杭州@c浙江大学出版社@d2015 | |
| 215 | @a237页@d23cm | |
| 225 | 1 | @a当代外国人文学术译丛@f庞学铨,范捷平主编 |
| 300 | @a985工程三期跨文化研究“翻译馆”项目 | |
| 330 | @a本书作者在书中指出隐喻不仅是语言中词汇的问题,还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手段,它直接参与人类的认知过程,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乃从认知的角度首次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 | |
| 510 | 1 | @aMetaphors we live by@zeng |
| 606 | 0 | @a隐喻@x研究 |
| 690 | @aH05@v5 | |
| 701 | 0 | @c(美)@a莱考夫@9lai kao fu@c(Lakoff, George@f1937~)@4著 |
| 701 | 0 | @c(美)@a约翰逊@9yue han xun@c(Johnson, Mark)@4著 |
| 702 | 0 | @a何文忠@9he wen zhong@f(1962.12~)@4译 |
| 801 | @c20201024@aCN | |
| 905 | @aZUCC@dH05@eL027 | |
|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美)乔治·莱考夫,(美)马克·约翰逊著/何文忠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
| 237页;23cm.-(当代外国人文学术译丛/庞学铨,范捷平主编) |
| 985工程三期跨文化研究“翻译馆”项目 |
| ISBN 978-7-308-14317-2:CNY45.00 |
| 本书作者在书中指出隐喻不仅是语言中词汇的问题,还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手段,它直接参与人类的认知过程,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乃从认知的角度首次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 |
| ● |
| 相关链接 |
|
|
|
正题名: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索取号:H05/L027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1509300 | 215093002 | 语言库209/209语言库 67排1列3层/ [索取号:H05/L027] | 在馆 | |
| 2 | 1509301 | 215093011 | 语言库209/209语言库 67排1列3层/ [索取号:H05/L027] | 在馆 | |
| 3 | 1509302 | 215093020 | 语言库209/209语言库 67排1列3层/ [索取号:H05/L027]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