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退耕还草科学与技术
|
|
作者: | 王明玖 , 张英俊 编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
|
页数: | 363页 | |
开本: | 23cm | |
丛书名: | 草业与生态环境建设丛书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S54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牧草--mu cao--栽培--概况 | |
电子资源: | ||
ISBN: | 7-5025-5150-6 |
000 | 0138900234 00253 | |
001 | 0100001659 | |
010 | @a7-5025-5150-6@dCNY36.00 | |
100 | @a20070912d2004 ekmy0 y0121 ea | |
101 | @achi |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ak a 000yy | |
106 | @ar | |
200 | 10 | @a退耕还草科学与技术@Atui geng cao ke xue yu ji@f王明玖, 张英俊等编著 |
210 |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04 | |
215 | @a363页@c图@d23cm | |
225 | @a草业与生态环境建设丛书@Acao ye yu shen tai huan jing jian she cong shu | |
320 | @a有书目 (第361-363页) | |
330 | @a本书论述了退耕还草的概念、科学依据、利用技术和应用前景。全书共分九章。第一章给出退耕还草的战略意义、法律依据和基本原则,第二、三、四章就影响退耕还草的自然因素、退耕还草的生态和生物学基础、退耕还草区划等科学理论进行了阐述,第五、六、七章介绍了退耕还草地常用草种的特点、草地的健植技术、草地放牧系统的利用和管理以及草产品加工技术,第八、九章就退耕还草地健康评价,退耕还草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加入WTO的关系以及今后应当注意的问题和效益等作了系统的阐述和介绍。本书立意新颖、内容丰富,紧密配合当前国家“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项目的实施,从科学和技术的角度,对实践进行指导。适合从事生态、环保、草业、农林牧的工作者参考使用。 | |
606 | 0 | @a牧草@Amu cao@x栽培@x概况 |
690 | @aS54@v4 | |
701 | 0 | @a王明玖@Awang ming jiu@4编著 |
701 | 1 | @a张英俊@Azhang ying jun@4编著 |
801 | 0 | @aCN@c20070912 |
905 | @b20663486-88@dS54@eW282@fS54/W282 | |
退耕还草科学与技术/王明玖, 张英俊等编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
363页:图;23cm.-(草业与生态环境建设丛书) |
ISBN 7-5025-5150-6:CNY36.00 |
本书论述了退耕还草的概念、科学依据、利用技术和应用前景。全书共分九章。第一章给出退耕还草的战略意义、法律依据和基本原则,第二、三、四章就影响退耕还草的自然因素、退耕还草的生态和生物学基础、退耕还草区划等科学理论进行了阐述,第五、六、七章介绍了退耕还草地常用草种的特点、草地的健植技术、草地放牧系统的利用和管理以及草产品加工技术,第八、九章就退耕还草地健康评价,退耕还草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加入WTO的关系以及今后应当注意的问题和效益等作了系统的阐述和介绍。本书立意新颖、内容丰富,紧密配合当前国家“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项目的实施,从科学和技术的角度,对实践进行指导。适合从事生态、环保、草业、农林牧的工作者参考使用。 |
● |
相关链接 |
![]() |
![]() |
![]() |
正题名:退耕还草科学与技术
索取号:S54/W282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663486 | 206634864 | 自科库401/401自科库 67排5列3层/ [索取号:S54/W282] | 在馆 | |
2 | 663487 | 206634873 | 自科库401/401自科库 67排5列3层/ [索取号:S54/W282] | 在馆 | |
3 | 663488 | 206634882 | 自科库401/401自科库 67排5列3层/ [索取号:S54/W282]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