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本馆介绍
  • 公告通知
  • 最新文献
  • 馆藏检索
  • 电子资源
  • 读者导购
  • 参考咨询
  • CALIS
  • 我的图书馆
  • 登录
  • 详细信息显示
  • 放入我的书架
  • 预约/预借图书
  • 作者相关作品
  • 分类相关作品
  • 丛书相关作品
  • 出版社相关作品

书目信息

  • 表格格式
  • 工作单格式
  • 卡片格式
题名:
社区营造视角下乡村聚落营建模式研究
    
 
作者: 谢超 著
分册:  
出版信息: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24.12
页数: 272页
开本: 24cm
丛书名: 聚落文化与空间遗产研究文丛
单 册:
中图分类: TU982.295
科图分类:
主题词:
电子资源:
ISBN: 978-7-5680-7757-6
 
 
 
 
 
000 01963nam 2200301 450
001 95172
005 20250901200936.02
010    @a978-7-5680-7757-6@dCNY98.00
100    @a20250606d2024 em y0chiy50 ea
101 0  @achi
102    @aCN@b420000
105    @aa a 000yy
106    @ar
200 1  @a社区营造视角下乡村聚落营建模式研究@Ashe qu ying zao shi jiao xia xiang cun ju luo ying jian mo shi yan jiu@e以长江中下游为例@d= Research on the rural settlement construction mode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ty empowerment@ea case study of Middle-Lower Yangtze Area@f谢超著@zeng
210    @a武汉@c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d2024.12
215    @a272页@c图@d24cm
225 2  @a聚落文化与空间遗产研究文丛@Aju luo wen hua yu kong jian yi chan yan jiu wen cong
300    @a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314    @a谢超, 建筑学博士, 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生导师、副系主任, 清华大学访问学者, 中国建筑学会会员 ; 主要研究方向为演变中的聚落与乡土建筑、城市更新与社区营造、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等。
320    @a有书目 (第269-272页)
330    @a本书基于社区营造视角, 以时间为线索重点梳理了清末时期至21世纪初期我国乡村建设的六个阶段, 分别归纳出不同时期乡村建设的重点以及期间所出现的各类乡建模式的特征, 此外, 本书以长江中下游地区20个重点调研村落为例, 对共时性乡建模式的规律进行分类探索, 基于不同调查案例之间及其要素之间的关联与逻辑, 提炼出了长江中下游地区8种乡建模式类型的基本特征, 并结合产业经济、生态环境、社会文化、建筑空间、村民主体等多方面议题, 从有机整体的角度探讨了可操作性的乡村营建模式和策略方法。
410  0 @12001 @a聚落文化与空间遗产研究文丛
510 1  @aResearch on the rural settlement construction mode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ty empowerment@ea case study of Middle-Lower Yangtze Area@zeng
607    @a长江中下游平原@Achang jiang zhong xia you ping yuan@x乡村规划@x研究
690    @aTU982.295@v5
701  0 @a谢超@Axie chao@4著
801  0 @aCN@c20250909
905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TU982.295@eX426@f1
    
    社区营造视角下乡村聚落营建模式研究:以长江中下游为例= Research on the rural settlement construction mode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ty empowerment:a case study of Middle-Lower Yangtze Area/谢超著.-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4.12
    272页:图;24cm.-(聚落文化与空间遗产研究文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ISBN 978-7-5680-7757-6:CNY98.00
    本书基于社区营造视角, 以时间为线索重点梳理了清末时期至21世纪初期我国乡村建设的六个阶段, 分别归纳出不同时期乡村建设的重点以及期间所出现的各类乡建模式的特征, 此外, 本书以长江中下游地区20个重点调研村落为例, 对共时性乡建模式的规律进行分类探索, 基于不同调查案例之间及其要素之间的关联与逻辑, 提炼出了长江中下游地区8种乡建模式类型的基本特征, 并结合产业经济、生态环境、社会文化、建筑空间、村民主体等多方面议题, 从有机整体的角度探讨了可操作性的乡村营建模式和策略方法。
●
相关链接 在E读中查询图书 在当当中查询图书 在豆瓣中查询图书


正题名:社区营造视角下乡村聚落营建模式研究     索取号:TU982.295/X426         预约/预借

序号 登录号 条形码 馆藏地/架位号 状态 备注
1 1629230   216292303   建筑库101/ [索取号:TU982.295/X426] 在馆    
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 欢迎您!
大连网信软件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