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 题名: |
论中国乡村变迁
|
|
| 作者: | 陈文胜 著 | |
| 分册: | ||
| 出版信息: |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出版分社 2021 |
|
| 页数: | 11,200页 | |
| 开本: | 24cm | |
| 丛书名: | ||
| 单 册: | ||
| 中图分类: | F299.21 | |
| 科图分类: | ||
| 主题词: | 农村--城市化--研究--中国 | |
| 电子资源: | ||
| ISBN: | 978-7-5201-8003-0 | |
| 000 | 01398nam0 2200241 450 | |
| 001 | 0100028303 | |
| 005 | 20211025120153.0 | |
| 010 | @a978-7-5201-8003-0@dCNY89.00 | |
| 100 | @a20210602d2021 kemy0chiy50 ea | |
| 101 | 0 | @achi |
| 102 | @aCN@b110000 | |
| 105 | @ay v 000yy | |
| 106 | @ar | |
| 200 | 1 | @a论中国乡村变迁@9lun zhong guo xiang cun bian qian@dThe chance of Chinese rural area@f陈文胜著@zeng |
| 210 |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出版分社@d2021 | |
| 215 | @a11,200页@d24cm | |
| 330 | @a本书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城乡关系的经典论述,按照党的十九大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以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的矛盾为研究主线,以城乡融合发展为取向,研判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的现状,立足于中国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大趋势,以构建促进城乡良性互动与共同繁荣的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为目标,按照“理论分析-现状研判-路径选择”的研究思路,以“城市-乡村”“工业-农业”“政府-市场”“国家-社会”多重关系作为基本分析视角,剖析乡村变迁的必然逻辑、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在经济发展、社会结构、文化观念、治理秩序四个维度下审视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变迁的现实状况,在全面现代化的大战略中探索城乡良性互动与共同繁荣的多元途径,建构城镇化进程中乡村现代转型的理论框架、实践路径与制度安排。 | |
| 510 | 1 | @aChance of Chinese rural area@zeng |
| 606 | 0 | @a农村@x城市化@x研究@y中国 |
| 690 | @aF299.21@v5 | |
| 701 | 0 | @a陈文胜@9chen wen sheng@4著 |
| 801 | 0 | @aCN@c20210909 |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F299.21@eC586 | |
| 论中国乡村变迁=The chance of Chinese rural area/陈文胜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出版分社,2021 |
| 11,200页;24cm |
| ISBN 978-7-5201-8003-0:CNY89.00 |
| 本书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城乡关系的经典论述,按照党的十九大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以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的矛盾为研究主线,以城乡融合发展为取向,研判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的现状,立足于中国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大趋势,以构建促进城乡良性互动与共同繁荣的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为目标,按照“理论分析-现状研判-路径选择”的研究思路,以“城市-乡村”“工业-农业”“政府-市场”“国家-社会”多重关系作为基本分析视角,剖析乡村变迁的必然逻辑、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在经济发展、社会结构、文化观念、治理秩序四个维度下审视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变迁的现实状况,在全面现代化的大战略中探索城乡良性互动与共同繁荣的多元途径,建构城镇化进程中乡村现代转型的理论框架、实践路径与制度安排。 |
| ● |
| 相关链接 |
|
|
|
正题名:论中国乡村变迁
索取号:F299.21/C586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1544863 | 215448638 | 社科库409/409社科库 112排1列1层/ [索取号:F299.21/C586] | 在馆 | |
| 2 | 1544864 | 215448647 | 社科库409/409社科库 112排1列1层/ [索取号:F299.21/C586]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