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杜鹃花属映山红亚属的分类研究
|
|
作者: | 丁炳扬 , 金孝锋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9 |
|
页数: | 10,287页,XI页图版 | |
开本: | 27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Q949.772.3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杜鹃花属--植物分类学--研究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03-024661-5 |
000 | 01951nam0 2200277 45 | |
001 | 0100001146 | |
010 | @a978-7-03-024661-5@b精装@dCNY75.00 | |
100 | @a20100513d2009 ekmy0chiy0121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abf z 000yy | |
106 | @ar | |
200 | 1 | @a杜鹃花属映山红亚属的分类研究@d= Taxonomic study on rhododendron subgen. tsutsusi sensu sleumer (ericaceae)@f丁炳扬, 金孝锋著@zeng |
210 | @a北京@c科学出版社@d2009 | |
215 | @a10,287页,XI页图版@c图 (部分彩图), 地图@d27cm | |
300 | @a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 | |
320 | @a有书目 (第271-276页) 和索引 | |
330 | @a映山红亚属是杜鹃花属中一个中等大小的亚属, 分布于东亚地区。 经广泛文献查阅、野外采集、标本鉴定, 结合花粉和种子的微形态特征观察, 对本亚属作了以下分类学研究 : ( 1 ) 以居群概念为指导, 在广泛的野外调查和标本采集基础上, 对形态性状的变异式样和分类学意义进行了分析, 尤其是对一些近似类群的形态性状进行统计分析, 评价了本亚属的分类学性状。 ( 2 ) 观察了84个花粉样品的微形态, 评价了花粉形态的分类学意义。 结果表明花粉的大小可以作为轮叶杜鹃组和映山红组的区别特征。 ( 3 ) 运用扫描电镜对50个种子样品进行了观察, 并评价其分类学意义。 根据形态特征将种子划分为五个类型 : 毛果杜鹃型、溪畔杜鹃型、映山红型、丁香杜鹃型和华顶杜鹃型。 ( 4 ) 结合全面的标本查阅, 对世界映山红亚属进行了全面修订。 承认了本亚属共59种, 包括发现的2个新种, 新组合亚种2个, 新组合变种1个, 将120多个名称处理为异名。 在亚属下, 按照Sleumer的意见, 分成映山红组和轮叶杜鹃组2个组, 将映山红组分为三个系。 ( 5 ) 在标本查阅和分类修订基础上, 分析了映山红亚属内各个分类等级的地理分布。 讨论了本亚属可能的起源、现代分布中心、散布途径和分布格局的形成等。 | |
510 | 1 | @aTaxonomic study on rhododendron subgen. tsutsusi sensu sleumer ericaceae@zeng |
606 | 0 | @a杜鹃花属@x植物分类学@x研究 |
690 | @aQ949.772.3@v4 | |
701 | 0 | @a丁炳扬@4著 |
701 | 0 | @a金孝锋@4著 |
801 | 0 | @aCN@c20100512 |
901 | @a00 | |
905 | @b21002038-40@dQ949.772.3@eD510@fQ949.772.3/D518 | |
杜鹃花属映山红亚属的分类研究= Taxonomic study on rhododendron subgen. tsutsusi sensu sleumer (ericaceae)/丁炳扬, 金孝锋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
10,287页,XI页图版:图 (部分彩图), 地图;27cm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 |
ISBN 978-7-03-024661-5(精装):CNY75.00 |
映山红亚属是杜鹃花属中一个中等大小的亚属, 分布于东亚地区。 经广泛文献查阅、野外采集、标本鉴定, 结合花粉和种子的微形态特征观察, 对本亚属作了以下分类学研究 : ( 1 ) 以居群概念为指导, 在广泛的野外调查和标本采集基础上, 对形态性状的变异式样和分类学意义进行了分析, 尤其是对一些近似类群的形态性状进行统计分析, 评价了本亚属的分类学性状。 ( 2 ) 观察了84个花粉样品的微形态, 评价了花粉形态的分类学意义。 结果表明花粉的大小可以作为轮叶杜鹃组和映山红组的区别特征。 ( 3 ) 运用扫描电镜对50个种子样品进行了观察, 并评价其分类学意义。 根据形态特征将种子划分为五个类型 : 毛果杜鹃型、溪畔杜鹃型、映山红型、丁香杜鹃型和华顶杜鹃型。 ( 4 ) 结合全面的标本查阅, 对世界映山红亚属进行了全面修订。 承认了本亚属共59种, 包括发现的2个新种, 新组合亚种2个, 新组合变种1个, 将120多个名称处理为异名。 在亚属下, 按照Sleumer的意见, 分成映山红组和轮叶杜鹃组2个组, 将映山红组分为三个系。 ( 5 ) 在标本查阅和分类修订基础上, 分析了映山红亚属内各个分类等级的地理分布。 讨论了本亚属可能的起源、现代分布中心、散布途径和分布格局的形成等。 |
● |
相关链接 |
![]() |
![]() |
![]() |
正题名:杜鹃花属映山红亚属的分类研究
索取号:Q949.772.3/D510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