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 题名: |
淮河流域柳编工艺演变与活态传承
|
|
| 作者: | 韦艳丽 , 王磊 , 王远奎 著 | |
| 分册: | ||
| 出版信息: |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24.06 |
|
| 页数: | 170页 | |
| 开本: | 24cm | |
| 丛书名: | ||
| 单 册: | ||
| 中图分类: | J528.5 | |
| 科图分类: | ||
| 主题词: | ||
| 电子资源: | ||
| ISBN: | 978-7-122-41436-6 | |
| 000 | 01219nam0 2200253 450 | |
| 001 | 012891427 | |
| 005 | 20251022195925.93 | |
| 010 | @a978-7-122-41436-6@dCNY128.00 | |
| 100 | @a20241127d2024 em y0chiy0120 ea | |
| 101 | 0 | @achi |
| 102 | @aCN@b110000 | |
| 105 | @aak z 000yy | |
| 106 | @ar | |
| 200 | 1 | @a淮河流域柳编工艺演变与活态传承@9huai he liu yu liu bian gong yi yan bian yu huo tai chuan cheng@f韦艳丽,王磊,王远奎著 |
| 210 |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4.06 | |
| 215 | @a170页@c图@d24cm | |
| 330 | @a本书从淮河流域柳编工艺的起源、植物编织的分类、柳编工艺的分布三个角度梳理淮河流域柳编工艺的历史文化;追溯淮河流域柳编工艺兴起的原因与历史发展,解读其历史文化内涵;从柳编器具的材料特色、工艺分类、工艺流程三个方面分析其编织工艺;从柳编器具的器型、结构、纹理、色彩四个方面解剖其造型艺术。针对淮河流域柳编工艺的活态传承,基于目前淮河流域柳编工艺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传承、创新、发展”三位一体的活态传承模式,以推动淮河流域柳编工艺的可持续发展。 | |
| 607 | @a淮河流域@x柳编@x民间工艺 | |
| 690 | @aJ528.5@v5 | |
| 701 | 0 | @a韦艳丽@9wei yan li@f(1977-)@4著 |
| 701 | 0 | @a王磊@9wang lei@4著 |
| 701 | 0 | @a王远奎@9wang yuan kui@4著 |
| 801 | 0 | @aCN@c20250910 |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J528.5@eW526@ZW526@f1 | |
| 淮河流域柳编工艺演变与活态传承/韦艳丽,王磊,王远奎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24.06 |
| 170页:图;24cm |
| ISBN 978-7-122-41436-6:CNY128.00 |
| 本书从淮河流域柳编工艺的起源、植物编织的分类、柳编工艺的分布三个角度梳理淮河流域柳编工艺的历史文化;追溯淮河流域柳编工艺兴起的原因与历史发展,解读其历史文化内涵;从柳编器具的材料特色、工艺分类、工艺流程三个方面分析其编织工艺;从柳编器具的器型、结构、纹理、色彩四个方面解剖其造型艺术。针对淮河流域柳编工艺的活态传承,基于目前淮河流域柳编工艺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传承、创新、发展”三位一体的活态传承模式,以推动淮河流域柳编工艺的可持续发展。 |
| ● |
| 相关链接 |
|
|
|
正题名:淮河流域柳编工艺演变与活态传承
索取号:J528.5/W526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1633800 | 216338005 | 社科库309/ [索取号:J528.5/W526]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