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国家形态·思想·制度
|
|
作者: | 朱腾 , 王沛 , 水间大辅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4.01 |
|
页数: | 249页 | |
开本: | 21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D929.32 , D929.2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法制史--研究--中国--秦汉时代 , 法制史 , 法制史--研究--中国--先秦时代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615-4786-1 |
000 | 01402nam0 2200301 450 | |
001 | 898029 | |
010 | @a978-7-5615-4786-1@dCNY25.00 | |
100 | @a20141229d2014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350000 | |
105 | @aa z 000yy | |
200 | 1 | @a国家形态·思想·制度@Aguo jia xing tai · si xiang · zhi du@e先秦秦汉法律史的若干问题研究@f朱腾,王沛,水间大辅著 |
210 | @a厦门@c厦门大学出版社@d2014.01 | |
215 | @a249页@c图@d21cm | |
300 | @a本书为厦门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项目“国家形态·思想·制度——从春秋战国至秦汉的法文化变迁”的最终成果 | |
330 | @a本书试图以传世文献及出土资料为依据,从国家形态、思想及制度等三个方向展示帝制中国早期的历史状况,并从中揭示法律在推动古代社会之演进上的功能。书中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春秋战国至秦汉的国家形态如何变化,百家之法思想的具体形象如何,部分法制度的细节又如何。由此,本书也对春秋战国法文化之于中国法律史的意义做出了新的理解。 | |
517 | 1 | @a先秦秦汉法律史的若干问题研究@Axian qin qin han fa lv shi de ruo gan wen ti yan jiu |
586 | @a | |
606 | 0 | @a法制史@x研究@y中国@z秦汉时代 |
606 | 0 | @a法制史 |
606 | 0 | @a法制史@x研究@y中国@z先秦时代 |
690 | @aD929.32@v5 | |
690 | @aD929.2@v5 | |
701 | 0 | @a朱腾@Azhu teng@f(1982~)@4著 |
701 | 0 | @a王沛@Awang pei@f(1977~)@4著 |
701 | 0 | @c(日)@a水间大辅@Ashui jian da fu@f(1973~)@4著 |
801 | 0 | @aCN@c20141229 |
905 | @a241430@dD929.2@eZ872@f3 | |
国家形态·思想·制度:先秦秦汉法律史的若干问题研究/朱腾,王沛,水间大辅著.-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01 |
249页:图;21cm |
本书为厦门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项目“国家形态·思想·制度——从春秋战国至秦汉的法文化变迁”的最终成果 |
ISBN 978-7-5615-4786-1:CNY25.00 |
本书试图以传世文献及出土资料为依据,从国家形态、思想及制度等三个方向展示帝制中国早期的历史状况,并从中揭示法律在推动古代社会之演进上的功能。书中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春秋战国至秦汉的国家形态如何变化,百家之法思想的具体形象如何,部分法制度的细节又如何。由此,本书也对春秋战国法文化之于中国法律史的意义做出了新的理解。 |
● |
相关链接 |
![]() |
![]() |
![]() |
正题名:国家形态·思想·制度
索取号:D929.2/Z872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133947 | 211339470 | 社科库509/509社科库 106排1列6层/ [索取号:D929.2/Z872] | 在馆 | |
2 | 1133948 | 211339489 | 社科库509/509社科库 106排1列6层/ [索取号:D929.2/Z872] | 在馆 | |
3 | 1133949 | 211339498 | 社科库509/509社科库 106排1列6层/ [索取号:D929.2/Z872]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