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 题名: |
唯物史观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
|
| 作者: | 谢辉元 著 | |
| 分册: | ||
| 出版信息: | 福州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21.04 |
|
| 页数: | 216页 | |
| 开本: | 24cm | |
| 丛书名: | ||
| 单 册: | ||
| 中图分类: | K092 | |
| 科图分类: | ||
| 主题词: | 马克思主义--ma ke si zhu yi--史学史--研究--中国--1919-1949 | |
| 电子资源: | ||
| ISBN: | 978-7-5334-8999-1 | |
| 000 | 01402nam0 2200241 450 | |
| 001 | 27782 | |
| 005 | 20221008100527.18 | |
| 010 | @a978-7-5334-8999-1@dCNY42.00 | |
| 100 | @a20210701d2021 em y0chiy50 ea | |
| 101 | 0 | @achi |
| 102 | @aCN@b350000 | |
| 105 | @ay a 000yy | |
| 200 | 1 | @a唯物史观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Awei wu shi guan yu zhong guo ma ke si zhu yi shi xue@e1919-1949@f谢辉元著 |
| 210 | @a福州@c福建教育出版社@d2021.04 | |
| 215 | @a216页@d24cm | |
| 314 | @a谢辉元, 历史学博士。先后就读于湘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 | |
| 320 | @a有书目 (第196-214页) | |
| 330 | @a本书第一章“唯物史观传播的背景与趋势”指出, 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系统化和中国化两种趋势。第二章“唯物史观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探索”指出, 在史学目的论、历史阶段论、历史主体论、历史方法论等多个领域, 马克思主义者经历了一系列的观念变动。第三章“唯物史观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撰述实践”指出,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进程经过了经济的研究、社会学的研究、辩证法的研究、中国化的研究四个阶段性, 与此同时, 中国史学研究中的一些经典理论和模式也逐渐生成, 诸如社会主要矛盾论、人民史书写、本土化的社会经济史理论、思想史研究经典模式、革命史范式等在1949年以前已具备了基本形态和规范化的撰述模式。 | |
| 606 | 0 | @a马克思主义@Ama ke si zhu yi@x史学史@x研究@y中国@z1919-1949 |
| 690 | @aK092@v5 | |
| 701 | 0 | @a谢辉元@Axie hui yuan@4著 |
| 801 | 0 | @aCN@c20220910 |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K092@eX440@f2 | |
| 唯物史观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1919-1949/谢辉元著.-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21.04 |
| 216页;24cm |
| ISBN 978-7-5334-8999-1:CNY42.00 |
| 本书第一章“唯物史观传播的背景与趋势”指出, 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系统化和中国化两种趋势。第二章“唯物史观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探索”指出, 在史学目的论、历史阶段论、历史主体论、历史方法论等多个领域, 马克思主义者经历了一系列的观念变动。第三章“唯物史观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撰述实践”指出,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进程经过了经济的研究、社会学的研究、辩证法的研究、中国化的研究四个阶段性, 与此同时, 中国史学研究中的一些经典理论和模式也逐渐生成, 诸如社会主要矛盾论、人民史书写、本土化的社会经济史理论、思想史研究经典模式、革命史范式等在1949年以前已具备了基本形态和规范化的撰述模式。 |
| ● |
| 相关链接 |
|
|
|
正题名:唯物史观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索取号:K092/X440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1580151 | 215801513 | 社科库309/309社科库 103排3列1层/ [索取号:K092/X440] | 在馆 | |
| 2 | 1580152 | 215801522 | 社科库309/309社科库 103排3列1层/ [索取号:K092/X440]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