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 题名: |
长江中下游流域景观格局演变及对自然保护地的影响研究
|
|
| 作者: | 唐晓岚 , 贾艳艳 著 | |
| 分册: | ||
| 出版信息: |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24.09 |
|
| 页数: | 11, 240页 | |
| 开本: | 26cm | |
| 丛书名: |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及保护研究丛书 | |
| 单 册: | ||
| 中图分类: | TU982.2 , S759.992 | |
| 科图分类: | ||
| 主题词: | ||
| 电子资源: | ||
| ISBN: | 978-7-5766-0966-0 | |
| 000 | 02136nam 2200313 450 | |
| 001 | 89771 | |
| 005 | 20250814202000.74 | |
| 010 | @a978-7-5766-0966-0@dCNY69.00 | |
| 100 | @a20241012d2024 em y0chiy50 ea | |
| 101 | 0 | @achi |
| 102 | @aCN@b320000 | |
| 105 | @aab a 000yy | |
| 106 | @ar | |
| 200 | 1 | @a长江中下游流域景观格局演变及对自然保护地的影响研究@Achang jiang zhong xia you liu yu jing guan ge ju yan bian ji dui zi ran bao hu di de ying xiang yan jiu@f唐晓岚, 贾艳艳著 |
| 210 | @a南京@c东南大学出版社@d2024.09 | |
| 215 | @a11, 240页@c图, 地图@d26cm | |
| 225 | 2 | @a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及保护研究丛书@Achang jiang liu yu sheng tai huan jing jian she ji bao hu yan jiu cong shu |
| 300 | @a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
| 314 | @a唐晓岚, 湖南辰溪人。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生态规划学术委员会理事、江苏省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林业经济学会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区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林学会自然与文化遗产分会委员。贾艳艳, 河北邯郸人。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博士,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绿色空间生态系统服务和景观生态规划等。 | |
| 320 | @a有书目 (第219-235页) | |
| 330 | @a本书基于1995年、2005年和2015年长江中下游流域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数据, 采用“流域—典型区段—保护地”的逻辑开展研究, 以“人地关系”为切入点, 以人类活动强度贯穿始终。在流域层面, 研究流域景观格局和人类活动强度时空演变规律, 分析人类活动强度与流域内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的关系以及对其的影响 ; 在典型区段层面, 从城市角度分析景观格局演变、景观生态风险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对自然保护地的影响 ; 在保护地层面, 分别在长江中游和下游干流区间选取内陆湿地型自然保护区, 分析其周边区域人类干扰指数并探究空间近邻效应。基于以上研究, 本书提出了“流域—典型区段—保护地”的“点—面联动”景观保护建议。 | |
| 410 | 0 | @12001 @a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及保护研究丛书 |
| 607 | @a长江中下游@Achang jiang zhong xia you@x景观规划@x影响@x自然保护区@x研究 | |
| 690 | @aTU982.2@v5 | |
| 690 | @aS759.992@v5 | |
| 701 | 0 | @a唐晓岚@Atang xiao lan@4著 |
| 701 | 0 | @a贾艳艳@Ajia yan yan@4著 |
| 801 | 0 | @aCN@c20250909 |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TU982.2@eT260@f1 | |
| 长江中下游流域景观格局演变及对自然保护地的影响研究/唐晓岚, 贾艳艳著.-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24.09 |
| 11, 240页:图, 地图;26cm.-(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及保护研究丛书) |
|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 ISBN 978-7-5766-0966-0:CNY69.00 |
| 本书基于1995年、2005年和2015年长江中下游流域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数据, 采用“流域—典型区段—保护地”的逻辑开展研究, 以“人地关系”为切入点, 以人类活动强度贯穿始终。在流域层面, 研究流域景观格局和人类活动强度时空演变规律, 分析人类活动强度与流域内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的关系以及对其的影响 ; 在典型区段层面, 从城市角度分析景观格局演变、景观生态风险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对自然保护地的影响 ; 在保护地层面, 分别在长江中游和下游干流区间选取内陆湿地型自然保护区, 分析其周边区域人类干扰指数并探究空间近邻效应。基于以上研究, 本书提出了“流域—典型区段—保护地”的“点—面联动”景观保护建议。 |
| ● |
| 相关链接 |
|
|
|
正题名:长江中下游流域景观格局演变及对自然保护地
索取号:TU982.2/T260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1623733 | 216237338 | 建筑库201/ [索取号:TU982.2/T260]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