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江河源区沙漠化
|
|
作者: | 董治宝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2.06 |
|
页数: | 343页 | |
开本: | 24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P942.440.73 , P942.073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河源 , 沙漠化 , 河源--沙漠化--研究--青海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03-034423-6 |
000 | 01395nam0 2200289 450 | |
001 | 005927356 | |
010 | @a978-7-03-034423-6@b精装@dCNY129.00 | |
100 | @a20120301d2012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eeng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ab z 000yy | |
200 | 1 | @a江河源区沙漠化@Ajiang he yuan qu sha mo hua@f董治宝[等]著 |
210 | @a北京@c科学出版社@d2012.06 | |
215 | @a343页@c图,地图@d24cm | |
300 | @a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江河源区土地沙漠化过程及其与冰冻圈的互馈关系”资助 | |
304 | @a著者还有:胡光印、颜长珍、逯军峰、魏振海 | |
312 | @a封底英文题名:Aeolian desertification in the source regions of Yangtze River and Yellow River | |
330 | @a本书共13章。第1-3章介绍了江河源区土地沙漠化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沙漠化发生的自然和人文背景以及土地利用/覆盖与景观格局变化背景;第4-10章根据1975-2005年的监测结果,论述了沙漠化现状与特征、时空演变过程、土壤物理化学过程、植被演替过程、风沙地貌过程和景观格局过程;第11-12章在分析沙漠化成因的基础上,提出沙漠化防治建议;第13章对该区沙漠化研究进行了全面总结,提出沙漠化研究的重点。 | |
510 | 1 | @aAeolian desertification in the source regions of Yangtze River and Yellow River@zeng |
606 | 0 | @a河源 |
606 | 0 | @a沙漠化 |
606 | 0 | @a河源@x沙漠化@x研究@y青海 |
690 | @aP942.440.73@v5 | |
690 | @aP942.073@v5 | |
701 | 0 | @a董治宝@Adong zhi bao@f(1966~)@4著 |
801 | 0 | @aCN@c20121226 |
905 | @dP942.073@eD755@f1 | |
江河源区沙漠化/董治宝[等]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06 |
343页:图,地图;24cm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江河源区土地沙漠化过程及其与冰冻圈的互馈关系”资助 |
ISBN 978-7-03-034423-6(精装):CNY129.00 |
本书共13章。第1-3章介绍了江河源区土地沙漠化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沙漠化发生的自然和人文背景以及土地利用/覆盖与景观格局变化背景;第4-10章根据1975-2005年的监测结果,论述了沙漠化现状与特征、时空演变过程、土壤物理化学过程、植被演替过程、风沙地貌过程和景观格局过程;第11-12章在分析沙漠化成因的基础上,提出沙漠化防治建议;第13章对该区沙漠化研究进行了全面总结,提出沙漠化研究的重点。 |
● |
相关链接 |
![]() |
![]() |
![]() |
正题名:江河源区沙漠化
索取号:P942.073/D755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212775 | 212127759 | 自科库401/401自科库 132排2列3层/ [索取号:P942.073/D755]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