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 题名: |
水击三千
|
|
| 作者: | 许倬云 著 | |
| 分册: | ||
| 出版信息: |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4.08 |
|
| 页数: | 538页 | |
| 开本: | 22cm | |
| 丛书名: | 许倬云学术著作集 | |
| 单 册: | ||
| 中图分类: | K220.7 | |
| 科图分类: | ||
| 主题词: | 中国历史--古代史--研究 | |
| 电子资源: | ||
| ISBN: | 978-7-108-07829-2 | |
| 000 | 01212oam2 2200253 450 | |
| 001 | 012645706 | |
| 005 | 20251023100413.69 | |
| 010 | @a978-7-108-07829-2@b精装@dCNY99.00 | |
| 100 | @a20240813d2024 em y0chiy0120 ea | |
| 101 | 0 | @achi |
| 102 | @aCN@b110000 | |
| 105 | @aa z 000yy | |
| 106 | @ar | |
| 200 | 1 | @a水击三千@9shui ji san qian@e中国社会与文化的整合@f许倬云著 |
| 210 | @a北京@c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d2024.08 | |
| 215 | @a538页@c图@d22cm | |
| 225 | 1 | @a许倬云学术著作集 |
| 330 | @a本书诸篇论文,有的是讨论国家制度,有的是叙述文化现象,不论是有关封建体系、文官制度、国家权力,或文化兴衰,大致都与社会及制度的“变”有关。本书以社会经济史为主轴,从古代民族的融合到三国吴地的地方势力,从两周的农业技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动,从传统史学精神的探讨到社会学在史学研究上的应用,对中国上古史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梳理。本书提供了一种对古代中国农业社会的结构化认识,尤其是对秦汉及其以后中国纵横交织的道路网络的理解和体认,以及政治、经济、社会、思想四面体模型及其内部相互关系。 | |
| 461 | 0 | @12001 @a许倬云学术著作集 |
| 606 | 0 | @a中国历史@x古代史@x研究 |
| 690 | @aK220.7@v5 | |
| 701 | 0 | @a许倬云@9xu zhuo yun@f(1930-)@4著 |
| 801 | 0 | @aCN@c20250911 |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K220.7@eX918@ZX918@f1 | |
| 水击三千:中国社会与文化的整合/许倬云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4.08 |
| 538页:图;22cm.-(许倬云学术著作集) |
| ISBN 978-7-108-07829-2(精装):CNY99.00 |
| 本书诸篇论文,有的是讨论国家制度,有的是叙述文化现象,不论是有关封建体系、文官制度、国家权力,或文化兴衰,大致都与社会及制度的“变”有关。本书以社会经济史为主轴,从古代民族的融合到三国吴地的地方势力,从两周的农业技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动,从传统史学精神的探讨到社会学在史学研究上的应用,对中国上古史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梳理。本书提供了一种对古代中国农业社会的结构化认识,尤其是对秦汉及其以后中国纵横交织的道路网络的理解和体认,以及政治、经济、社会、思想四面体模型及其内部相互关系。 |
| ● |
| 相关链接 |
|
|
|
正题名:水击三千
索取号:K220.7/X918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1635910 | 216359107 | 社科库309/309社科库 32排4列6层/ [索取号:K220.7/X918]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