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末代士人的身份、角色与命运
|
|
作者: | 潘静如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4.04 |
|
页数: | 436页 | |
开本: | 22cm | |
丛书名: | 大有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I206.5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中国文学--zhong guo wen xue--近代文学--文学研究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228-2857-2 |
000 | 01272nam 2200277 450 | |
001 | 2437228507 | |
010 | @a978-7-5228-2857-2@b精装@dCNY89.00 | |
100 | @a20240412d2024 em y0chiy012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ak z 000yy | |
106 | @ar | |
200 | 1 | @a末代士人的身份、角色与命运@Amo dai shi ren de shen fen 、jiao se yu ming yun@e清遗民文学研究@f潘静如著 |
210 |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24.04 | |
215 | @a436页@c图@d22cm | |
225 | 2 | @a大有@Ada you |
314 | @a潘静如, 江苏灌南人。北京大学文学博士,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兼任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理事、副秘书长。主要研究近代文学, 旁及古典诗学、明清艺术史。先后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多种。 | |
330 | @a本书对清遗民身份、角色与生活的聚焦, 意图展示这一“想象的政治主体”的不稳定性、可塑性以及他们是怎样想象他们自己、界定他们自己、调整他们自己、书写他们自己并怎样被时代所裹挟着的。因之, 本书还试图通过以清遗民为主的末代士大夫来呈现近代中国政治史与精神史的一个侧影。 | |
410 | 0 | @12001 @a大有 |
517 | 1 | @a清遗民文学研究@Aqing yi min wen xue yan jiu |
586 | @a | |
606 | 0 | @a中国文学@Azhong guo wen xue@x近代文学@x文学研究 |
690 | @aI206.5@v5 | |
701 | 0 | @a潘静如@Apan jing ru@4著 |
801 | 0 | @aCN@c20240412 |
905 | @dI206.5@eP145@f1@sI206.5/P145@S@Z | |
末代士人的身份、角色与命运:清遗民文学研究/潘静如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04 |
436页:图;22cm.-(大有) |
ISBN 978-7-5228-2857-2(精装):CNY89.00 |
本书对清遗民身份、角色与生活的聚焦, 意图展示这一“想象的政治主体”的不稳定性、可塑性以及他们是怎样想象他们自己、界定他们自己、调整他们自己、书写他们自己并怎样被时代所裹挟着的。因之, 本书还试图通过以清遗民为主的末代士大夫来呈现近代中国政治史与精神史的一个侧影。 |
● |
相关链接 |
![]() |
![]() |
![]() |
正题名:末代士人的身份、角色与命运
索取号:I206.5/P145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21613311 | 216133119 | 文学库108/ [索取号:I206.5/P145]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