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 题名: |
文选学讲义
|
|
| 作者: | 周贞亮 撰 ;王庆元 , 刘以刚 点校 | |
| 分册: | ||
| 出版信息: | 武汉 崇文书局 2024.12 |
|
| 页数: | 22,370页 | |
| 开本: | 25cm | |
| 丛书名: | ||
| 单 册: | ||
| 中图分类: | I206.2 | |
| 科图分类: | ||
| 主题词: | ||
| 电子资源: | ||
| ISBN: | 978-7-5403-7402-0 | |
| 000 | 01379nam0 2200289 450 | |
| 001 | 01031425 | |
| 005 | 20251022105002.29 | |
| 010 | @a978-7-5403-7402-0@b精装@dCNY98.00 | |
| 100 | @a20250102d2024 em y0chiy0120 ea | |
| 101 | 0 | @achi |
| 102 | @aCN@b420000 | |
| 105 | @ay z 000yy | |
| 106 | @ar | |
| 200 | 1 | @a文选学讲义@9wen xuan xue jiang yi@f周贞亮撰@g王庆元,刘以刚点校 |
| 210 | @a武汉@c崇文书局@d2024.12 | |
| 215 | @a22,370页@d25cm | |
| 300 | @a湖北省公益学术著作出版专项资金 | |
| 300 | @a《文选》学经典书系 | |
| 314 | @a周之桢 (1861-1933),字贞亮,晚年以字行,又字子干,别号退舟。汉阳 (今蔡甸) 人。光绪三十年 (1904年) 中乡举,次年取进士,后奉派赴日本进修,毕业于日本法律专科学堂。 | |
| 330 | @a本书分上下编,上编十章论述《文选》学之起源、意义、封域、篇体、纂次以及历代各家研究情况,下编三章从读者的应有知识储备、应具备的方法等方面指导读者如何精心研读《文选》。本书与骆鸿凯《文选学》几乎同时诞生,且同为现代《文选》学奠基之作。虽然两书相同之处颇多,但经王立群等学者详细比较,周贞亮的《讲义》使用的术语更接近现代学术思维,对一些具体作品的分析使用材料更为丰富、论述更为精细,足可同时传世。 | |
| 605 | @a《文选》@x古典文学研究 | |
| 690 | @aI206.2@v5 | |
| 701 | 0 | @a周贞亮@9zhou zhen liang@f(1861-1933)@4撰 |
| 702 | 0 | @a王庆元@9Wang Qing Yuan@4点校 |
| 702 | 0 | @a刘以刚@9liu yi gang@4点校 |
| 801 | 0 | @aCN@c20250910 |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I206.2@eZ813/2@ZZ813/2@f1 | |
| 文选学讲义/周贞亮撰/王庆元,刘以刚点校.-武汉:崇文书局,2024.12 |
| 22,370页;25cm |
| 湖北省公益学术著作出版专项资金.-《文选》学经典书系 |
| ISBN 978-7-5403-7402-0(精装):CNY98.00 |
| 本书分上下编,上编十章论述《文选》学之起源、意义、封域、篇体、纂次以及历代各家研究情况,下编三章从读者的应有知识储备、应具备的方法等方面指导读者如何精心研读《文选》。本书与骆鸿凯《文选学》几乎同时诞生,且同为现代《文选》学奠基之作。虽然两书相同之处颇多,但经王立群等学者详细比较,周贞亮的《讲义》使用的术语更接近现代学术思维,对一些具体作品的分析使用材料更为丰富、论述更为精细,足可同时传世。 |
| ● |
| 相关链接 |
|
|
|
正题名:文选学讲义
索取号:I206.2/Z813/2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1635137 | 216351374 | 文学库108/108文学库 6排1列1层/ [索取号:I206.2/Z813/2] | 在馆 |